今年以来,市财政局聚焦“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目标,强化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推动财政职能转变,不断推进财政治理智能化、科学决策精准化和服务保障高效化。
围绕核心业务“一体化”,推动预算管理改革快步走。成立局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落实预算一体化系统全面推广工作,按照省财政厅要求做好前期数据归集工作,完善报送财政部的全过程数据,提高数据质量,扩大预算执行、单位核算报送单位覆盖面。以2022年预算编制为起点,整理做好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基础资料表样,提前下发各部门预算单位及镇街道。在全省率先建立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并将支出标准嵌入一体化系统,通过公式生成基本支出,推进预算编制更精准。
紧盯便民利民“一张票”,实现电子票据改革全覆盖。完成4家市属公立医院和8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上半年开具电子票据185.75万张。共有341家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电子票据业务,上半年开具电子票据34.4万张。同时,继续深化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提升财政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全部票据种类及近五年来使用过财政票据的单位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收缴效率,通过电子票据直接推送实现群众和企业缴款取票“一次都不跑”。
聚焦财政资金“一个口”,打造惠民利企政策大集成。紧抓“财政奖补资金”关键切入口,在梳理43项财政资金补贴系统建设情况和迭代升级平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创新打造涵盖所有惠民利企财政奖补资金系统集成的财政“优补”平台,实现申报、审批、兑付全流程“一站式”。通过流程再造,科学调整统计口径,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建立流程化的审批配置功能。强化主动服务和事前服务,整合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政策发布、申报、公示的实时、精准推送。同时,在搭建基础通用平台的基础上,集成“浙农补”“企业码”等现有子项业务线上功能入口,实现多维兼容。
着眼财政服务“一件事”,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全领域。作为全省第一批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标试点地区之一,运用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标平台对2021年第四季度公款竞争性存放实行网上招标,将公款竞争性存放招投标工作从“线下”搬至“线上”。开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系统,实现建设单位评审项目网上申报、评审数据查询、项目资料归档等全过程管理。以数字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上线资产云2.0版,实现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聚力监测预警“一张网”,打开财政安全运行新模式。整合财政、税务、人行等部门数据,开发建设财政综合决策分析系统,重点构建“数字驾驶舱”、财政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等模块。同时,在乡镇内控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市级乡镇资金监管大平台,市财政、纪检、审计均可通过平台实时了解乡镇每笔资金的审批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实现市、镇管理网络互联互通,既确保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实现了留痕,同时评价和监督部门也可以通过全视角把控乡镇资金使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