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楼
碧映团圆,冰雕细碎,尽教“个里”生春。暗射清辉,分明冷月当门。总是在西瓜蜜汁流淌的季节,翠色的西瓜把季节涂抹成一片清凉,瓜乡人从西瓜的口福中张扬一种艺术,一种时尚,千百年流传成一种民俗,传承成一道江南水乡金平湖亮丽的色彩和风景。在大街小巷,在民宅檐下,瓜灯当户,窗棂染辉。水中的倒影里,鱼儿的舞蹈与青蛙的歌唱把夜晚的瓜灯吵闹得羞答答迎风摇曳。此时此景,一群顽童手提瓜灯穿巷走街又沿河踏上古老的石拱桥······于是,瓜乡人用心打造的节日——灯节——悄然跃上了我们的心间。
上述,是笔者2006年描写灯节的一段文字。金秋九月,瓜乡金平湖又将举办西瓜灯文化节。如今的灯节,在与时俱进中弘扬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民风,体现了党的诞生地红船旁的平湖人民的勤劳、勇敢与智慧,灯节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让平湖走向世界,让世人了解平湖,促进了平湖经济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笔者有幸参与灯节活动多年,因而对瓜灯节有着深厚的情感。回顾平湖灯节的发展轨迹,心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冰圆雨黑,映玲珑,逗出一痕秋影(清·冯登府)。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丰盈的人文资源,1985年,平湖首次举办了西瓜灯比赛,百余盏瓜灯悬挂一堂,奇灯争辉,别开生面。1986年,再度举办西瓜灯赛,场面壮观,精品纷呈,参赛的瓜灯达460盏。1987年7月中旬,平湖举办了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西瓜灯会”。“西瓜灯会” 历时十天,分设六个展区,共展出西瓜座灯、串灯、悬灯、组合灯一千余盏。直接参与刻制瓜灯的有1200多人,可谓万众瞩目,盛况空前,吸引了著名演员马德华等一大批艺人来平献艺并拍摄电视艺术片《瓜乡游》。此电视艺术片获得了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四十周年文艺节目展播三等奖,并在全国22家电视台共同参与的“华夏一奇” 节目中播出,为平湖西瓜灯走向全国和更进一步举办灯节奠定了基础。
在何时在何处是谁制作出了第一盏西瓜灯,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而那盏盏瓜灯的诗情画意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走来,走进了金平湖的寻常百姓家,走进了1991年的瓜香季节,终于走成了今天的“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
玲珑手艺巧于天,人逐光流百媚生。1991年,平湖举办首届西瓜灯节,笔者是当时特设的瓜灯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叩开岁月的大门,走进1991年,去品味具有纪念意义的平湖首届西瓜灯节中浓浓的诗意和瓜香吧。
1991年6月28日下午,撤县设市庆祝大会暨91平湖西瓜灯节开幕式在原南门体育场举行,首届西瓜灯节拉开了帷幕。开幕式上,当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时,千羽信鸽、万只气球瞬间腾空,国歌声中人们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首届平湖西瓜灯节以恢宏的场面第一次在平湖大地亮相。此次开幕式阵容之大,内容之丰富,在平湖历史上纯属首例。开幕式有8500多演职人员参加,涉及43个代表队。徐埭、全塘、新仓、林埭、新埭、钟埭等6个乡镇,以及平湖师范、实验小学、平师附小等单位表演了九个群体舞蹈,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平湖电视台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现场直播,使数以万计的市民领略了开幕式的精彩与壮美。
为了办好首届西瓜灯节,当时的县委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关于举办91平湖西瓜灯节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首届西瓜灯节共展出大型组灯28座,刻制西瓜灯5000余盏,直接参与瓜灯制作的有50多个部门、700多个单位、3200多人。城区的建国路、解放路、人民路三条主要街道的518个店面,汤家浜、南河头、解放西路三个居民区沿街的290多户家庭都在自家门口悬挂了亲手精心刻制的瓜灯。平湖城区顿时成了西瓜灯的海洋,观灯的市民络绎不绝。期间,西瓜灯刻制表演赛、瓜乡之夜文艺晚会、江浙沪专家品评瓜状元、西瓜科普展、瓜乡风情书画展、瓜乡风情摄影展、瓜乡即时摄影赛、瓜乡赛诗与书法表演赛、西瓜食品展销、西瓜旅游产品展销、商品交易会等系列文娱商贸活动,让平湖人民得到了节庆带来的喜悦与艺术享受。
因为是首届,所以影响之大也是当时平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西瓜灯节吸引了中央、上海、浙江等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香港《文汇报》、《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知名记者来平采访与报道,在瓜灯节前后的10余天时间里,就有30余条各类新闻在省级以上媒体播出与刊登。首届西瓜灯节融灯、物、艺、情于一体,让众多外来宾客在领略平湖独特的瓜灯技艺和感受平湖人民的情谊之中,增进了对平湖的了解。首届西瓜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但带给平湖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远的。7月1日晚上,首届西瓜灯节闭幕式上,170名业余演员表演的“瓜乡之歌” 节目把瓜灯节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可惜的是,自1991年首届西瓜灯节后,却迟迟没有举办第二届。时隔六年后的1998年,第二届平湖西瓜灯节才于该年的6月18日在关帝庙商城广场拉开帷幕。该届灯节以“98平湖西瓜灯节暨经贸洽谈会”命名,是平湖西瓜灯节首次与经贸洽谈挂钩,当时的说法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照庆瓜灯映天阙,古城蓬勃约灯节。6月18日夜晚的关帝庙商城广场成了灯的世界,人的海洋。解放路中段连成一片的晶莹瓜灯散发着柔和的光,与市河两岸的休闲凉亭悬挂的瓜灯遥相辉映。但是那晚天公不作美,滂沱大雨从8个文艺方队开始行街表演那一刻就不停歇地下着。400多名演员与工作人员冒雨行进,衣服湿透了,鞋子里灌满了水,但没有一个人退却。锣鼓在雨中喧天,秧歌在雨中飞舞,彩龙在水中腾飞,一个个充满平湖民俗风情的节目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叫好。那晚,笔者也与那些演员一般浑身湿透,一双被雨水长久浸泡而开裂的皮鞋让我心痛了好长时间。
自1998年后,灯节每年举办,成了传承平湖民俗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平湖知名度、美誉度,招商引资,促进平湖经济腾飞的有效载体,成了平湖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2001年,平湖西瓜灯节改名为“2001中国·平湖西瓜灯节”。2002年,西瓜灯节又改名为“中国西瓜之乡——平湖西瓜灯艺术节”,并首次把办节时间从每年的6月份推迟到秋高气爽的9月份。此届西瓜灯艺术节以“瓜艺·民俗·狂欢”为主题,在“瓜艺”上做文章,莫氏庄园的精品西瓜灯回顾展、南河头社区的民间瓜灯展、涉外宾馆及各大型商厦内的西瓜灯展,以及解放路、环城东路、东湖广场、东湖公园的西瓜灯艺术展和解放路当湖第一桥两侧河面360盏水上西瓜艺术灯展等充分体现了平湖西瓜灯“华夏一绝”的独特技艺与创新思路。此届灯节,还邀请了享誉国内外的四川自贡彩灯来平展出,6组大型组灯把东湖广场以及东侧湖面装扮得格外美丽,让平湖市民在家门口领略了自贡组灯的魅力。在民俗表演方面,此届灯节邀请了河南安阳的台阁、辽宁海城的高跷、绍兴的莲花落、浙江曲艺团的滑稽魔术以及景宁畲族的民间艺术等省内外民间艺术团体来平献艺。另外,从9月30日至10月2日,一场以“瓜乡风情街头表演”命名的刻瓜、泥塑、剪纸、书画等表演在解放西路一字排开,成了节日里的又一个亮点。
2003年,西瓜灯节又改名为“2003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除了前面冠以的年份逐年更改外,“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的节名一直延用至今。此届西瓜灯节,把笫六届的“艺术节”改成“文化节”,进一步提升了西瓜灯节的主题和内涵,扩大了西瓜灯节的外延和辐射率。此届西瓜灯文化节以“灯艺、时尚、欢乐”为主题,“时尚”元素的首次注入,体现了时代感和活动高档次的办节理念。此届西瓜灯文化节,以大型活动彰显平湖经济实力和西瓜文化的深厚底蕴。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届的“环东湖千人刻瓜大赛”,东湖广场、体育场、湖墩前门广场、南村书堆、宝塔桥、东湖东岸6个环东湖刻瓜赛点的千名选手共同创作被誉为“华夏一奇”的平湖西瓜灯,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这一巧夺天工、玲珑剔透的民间艺术瑰宝。
西瓜灯节不仅点亮了江南水乡文化名城金平湖,而且提升了平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了平湖的经济发展。我们从1991年首次成功举办西瓜灯节中尝到甜头,从此平湖人信心倍增,从“西瓜灯节”到“西瓜灯艺术节”再到“西瓜灯文化节”,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档次,“灯节”的品位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赴节赏灯观艺经贸从平湖扩大到了全国乃至海外。可以说,金平湖这块被西瓜灯点亮的土地,能够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开发的热土,与西瓜灯文化节所带来的宣传效应有着很大的关联。我们的“整车梦”已经实现,我们的“高铁梦”正将实现······许多上等级的朝阳产业及商旅项目纷纷落户平湖,这些新的产业与项目的崛起,不仅改善了平湖的经济结构,同时也为金平湖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不断腾飞注入了活力。
天上月色清朗,人间盏盏瓜灯。这一份碧翠的情,将瓜乡的灯节之夜衬托得美丽且迷人。如今,西瓜灯文化节已不只是瓜乡的一项风俗活动,其所展现的是瓜乡的风貌和瓜乡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寄托着瓜乡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承载着金平湖永远意气风发勇猛精进的精神力量和不竭动力。
相信“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会年年出彩,越办越好!
2021年9月
东湖畔,瓜乡灯节之夜 摄影 金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