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综合执法

信息化监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综合执法部门运用科技智能助力垃圾分类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赖天文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先后获评浙江省、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 、区)等荣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从“新”开启。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发挥大数据分析和科技智能在垃圾分类领域的支撑作用,去年6月,我市建设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通过基础信息管理、垃圾分类作业过程管理、垃圾分类一站式填报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全市8个镇街道307个小区、19个中转站、186辆收运车辆、4个处置终端的垃圾分类全链条科学管理。

构筑垃圾分类“最强大脑”

让数据“慧”说话

近日,记者从市综合执法局获悉,我市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已上线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实时监测分析全市垃圾分类情况的愿景。“现在看到的是针对全市公众参与主体的监管,我们可以通过小区列表直观地看到每个小区涵盖的户数。左侧看到的是目前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这些指标都是系统通过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居民投放的数据以及巡检的数据自动分析计算得出的。”市综合执法局城乡环境科工作人员梁柱源向记者介绍道。

建设平湖市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是大势所趋,也是实际工作的迫切需要。我市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居民小区“撤点建站”工程,目前全市已有307个小区建成“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站606座。去年6月,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开始建设,全市每个“站”摄像头全覆盖,对垃圾分类督导员、市民垃圾分类情况、沿街商户垃圾分类监管等实现了实时回传。以我市滨江小区为例,在操作系统点开该小区的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拥有“最强大脑”的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上清楚记录了小区内每个垃圾分类投放站的具体位置,以及居民投放垃圾的时间、重量、积分等多项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建成垃圾分类投放站小区的居民均办理垃圾分类卡,也就是每户家庭都已登记相关信息,在信息监管平台上拥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码,而综合执法局通过“信息码”反馈,能够全面掌握居民投放垃圾是否定时、是否分类、是否准确等情况。

市综合执法局城乡环境科副科长丁烁盛表示,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能够直接通过后台获取并分析实时数据,掌握全市垃圾分类的整体情况,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四大环节全流程监管。下一步,该平台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优化和完善垃圾分类监管平台相关功能,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管理,促进垃圾分类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提供技术保障。

营造全民分类良好氛围

让积分“惠”民众

“正确投放垃圾既能获取积分兑换物品,又能提升市容市貌,可谓一举两得。”“自从开展了这样的活动,我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且分类时也更加细心了。”“老板娘刚还说呢,这个月就咱们这家超市,积分兑换的商品已将近三四万元的数额了。”……近日,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宏建小区的社区商超中,记者看到有多名小区居民正在用垃圾分类所获取的积分进行商品兑换。

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早在2018年,市综合执法局便开始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商超”的跨界合作模式,即居民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获取相应的积分,并通过积分到定点超市兑换物品,做到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去年以来,随着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项目建设的推进,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功能日益完善,积分兑换途径也在不断增加。“100个积分相当于1元钱,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所获取积分可以在全市合作单位进行任意物资的兑换。”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凯东说,目前我市百家欣水果、美丽家食品、万家乐超市、顶盛果业等多家商超都已实现积分刷卡购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获得感。

而如何实现垃圾分类积分的有效评判,也是市综合执法局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在垃圾分类投放站,每天早晚两个时段定点投放垃圾,垃圾督导员对参与垃圾分类的用户进行评价,分类均正确的获得相应积分,每户居民每天最多能获积分20分;单独设置的可回收垃圾投放区域,24小时可进行可回收物的投放,设备自动记录重量,以市场价计算价格后,将积分返还给用户;参与垃圾分类互动答题游戏,同样也可赚取积分……“相关的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传至监管平台。在平台显示屏,每家每户的积分情况也会实时更新,谁领先谁落后一目了然。”杨凯东说,通过平台显示的“积分榜”,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知晓率等情况。目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垃圾分类正确率已达到95%以上。

实现垃圾分类追根溯源

让监管“汇”科技

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GPS、GIS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各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全周期实时监控,通过平台进行垃圾分类监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现在这个摄像头看到的就是垃圾分类投放站的画面,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督导员是否按照每天督导时间准时上下岗,现场检查居民分类情况是否规范。同时,也能看到居民是否配合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针对督导员操作违规的行为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督导员进行约谈教育,要求其进行溯源整改。对于居民垃圾分类情况不佳或者不配合的,我们会上门进行宣传教育,如多次不配合且情节比较严重的,我们也会选择执法介入。”梁柱源说。

与此同时,在垃圾分类中,垃圾最终去哪儿了,后期是否“混装混运”,也是市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的界面上,显示着多种不同颜色的“点”,这就是所有收集点的状态和收集车辆的情况,绿色代表已收,红色代表未收以及相应收运频次等,通过观看车辆图标上的颜色,可以分辨车辆是否在工作中,也能分辨出是何种垃圾清运车。“我们对每辆垃圾运输车都进行了改造,配备了车辆智能监控设备,可以在系统中直观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车速等信息,同时对车辆超速、越区、越线、违停等行为进行监管和报警,辅助我们对所有车辆进行监管和及时调度。”梁柱源指着一辆在“地图”上移动的车辆说,在此基础上,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还直接和平湖生态能源处置场内设备进行了对接,通过这样可视化的监管系统,综合执法部门能够远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监管,包括设计的总处理量、当日其他垃圾处理量、易腐垃圾处理量等,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全市垃圾分类情况尽在掌握之中,监管也更加得心应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化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信息监管平台还肩负着许多重任。为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的数据开放、共享,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建成投用的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也已成功接入市政务数据办,实现数据多场景应用。此外,信息监管平台还接入了省、市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工作人员仅需在网上登录操作系统,就可以实时监控全域运行状态,并且利用大数据实现统一决策和管理。

“垃圾分类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小事’,同时也是关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将继续完善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的建设,为扎实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市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许铉这样表示。

2021-08-20 综合执法部门运用科技智能助力垃圾分类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8107.html 1 3 信息化监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