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交通大视野

平湖航区船舶污染物接收实现提质增效

■通讯员 陈佳军

平湖航区船舶污染物接收量质齐升,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航区内河码头及第三方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累计接收船舶生活垃圾3843艘次、11.2吨,生活污水1475艘次、317.5吨,含油污水1038艘次、126.7吨,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其中,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艘次、接收量分别同比增长839.5%、944.2%,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艘次、接收量分别同比增长171.0%、78.5%。这反映出平湖航区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在摆脱疫情影响、持续企稳向好发展的同时,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工作正在不断提质增效。

以数字化赋能,实现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在船舶端大力推广使用“船E行”手机小程序,配合港口码头或第三方接收、转运、处置单位及监管部门不断维护完善的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各类船舶污染物从源头产生到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的来源可溯、去向可寻。

探索激励机制,引导船舶污染物主动送交上岸。研究制定船舶污染物送交上岸积分奖励制度及积分细则,通过免费使用水上服务区设施、兑换生活用品、优先享受船舶检验服务等奖励措施,提高广大船户的环保意识和船舶污染物收集上岸的积极性。

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第三方船舶污染物接收工作考核。目前,平湖航区港口码头均统一设置了船舶污染物接收工作监督举报电话,鼓励船户对码头或第三方接收单位无故拒绝接收船舶污染物、船舶违规偷排污染物的行为进行举报。

与此同时,以季度为单位,严格按照《平湖航区船舶防污染作业考核细则》,从作业实效、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台账管理等方面强化对第三方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工作的考核,考核结果与服务费用直接挂钩。

下一步,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将以港口码头“蝶变跃升”工作为契机,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目标,积极引导港口码头和第三方接收单位进一步完善接收设施设备,实现船舶污染物应交尽交、应收尽收、闭环管理,擦亮港航事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2021-08-0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3481.html 1 3 平湖航区船舶污染物接收实现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