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其江
回想起2020年,注定不平凡,注定不能被遗忘,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他们的心被紧紧牵在了一起。
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主动请缨站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在祖国的一声召唤之下,放弃与家人的团圆,远离父母妻儿,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和签名……“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战疫有我”等誓言替代了往年的“新年好”,让这个春节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战役必胜的希望!
时过境迁,一年多过去了,全球疫情依旧此起彼伏、反反复复,唯有中国死死地将疫情这头洪水猛兽压在脚下。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几多不易,可歌可泣,疫情之下,皆因有爱!
在众多为“疫”而战的群体中,医生功不可没。正因如此,《中国医生》孕育而生。最新上映的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展示这一场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看完影片,感触良多,无论是扣人心弦的剧情、演员的演技还是人物细节的刻画,可以说都可圈可点,只是,唯一的缺陷便是中医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笔墨较少,实属遗憾。
在首映当天,钟南山院士与观众一起,在广州的中山纪念堂观看了《中国医生》影片的首映。在影片结束后,钟南山院士用13分钟谈了自己的观后感受,而这过程中观众的掌声竟响起了七次。钟南山院士如何评价这部影片?他说:“我非常激动,看完了这一场电影,我最强烈的感觉是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掩饰,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在武汉早期的情况: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床位的紧张、我们的病人的情绪……这个是我非常真实的感受。”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影片重点讲述了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时,武汉这座城市顷刻间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而武汉的金银潭医院则是焦点的中心地带,是抗疫之战最先打响的地方。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原型就是当时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与援鄂医务人员一道奋战在疫情的“风暴眼”。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原型就是当时的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影片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张涵予操着湖北口音的普通话,说话果断强硬,做事斩钉截铁。疫情初期,他在会议上拍案而起:我最看不上那些人,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这个细节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张定宇院长正直而果断的形象。影片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定宇院长隐瞒自己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身患新冠肺炎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影片运用了很多长镜头,目的在于体现出情景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比如影片中抢救患者的镜头,不但体现出医生的专业,而让观众身临其境,与医生和患者同呼吸、共命运。此外,影片还展现了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毅然支援武汉的感人事迹,每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
自电影《你好,李焕英》之后,中国电影一直处于缓冲疲乏状态,而《中国医生》的及时出现,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令人铭记终生的感动。作为现实题材作品,其没有刻意煽情的地方,而是以人们在疫情面前的挣扎、努力、坚强给观众带来了感动,也让观众看到,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是如何扛过那段时间的,并如实生动地体现出了医者的担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实,向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虽然影片讲述的都是普通的医生与护士,但面对去年这场新冠疫情,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是主角,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军人、是建筑工人、是快递员……是无数平凡而可敬的人儿。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是全国人民的同舟共济,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下的携手同行,而电影《中国医生》就为我们真实再现了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抗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