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开放融合党群服务模式
【品牌概述】阵地建到家门口,服务来到群众间。近年来,平湖市坚持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按照方便就近、全域覆盖的原则,我市构建起了“1+8+114+N”四级党群服务中心,并全部实体化运作,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党群连心站”。建好更要用好。我市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窗受理”向党群服务中心延伸,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列出服务清单,设立服务岗位,并让各项功能都“照进”现实,切实提升了党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实践报告】“以前的房子又老又破,现在装修完整齐亮堂多了,住着也舒心了。”今年6月,独山港镇虎啸村的困难党员老沈的房子在镇党群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整修一新,老沈高兴得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沈独居在家,再加上身体不好,经济比较困难。独山港镇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到老沈的情况后,多次上门走访慰问,看到他家房屋老旧却无钱整修的问题后,镇党群服务中心想办法帮他修缮了房屋,改善了老沈的居住条件,满足他的“安居梦”。“去年我们为十多户困难党员改善了居住条件,今年我们已帮两户困难党员实现了‘安居梦’。”独山港镇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沈丽说。
“建党群服务中心,就是要打造党员家门口的‘温馨家园’,切实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提升党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市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毛夏平说。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筑牢基层党建“主阵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建强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到目前,全市8个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实体化运作;114个村社区统筹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各条线资源,建起了综合性党建阵地;专业市场、商圈楼宇、特色小镇等也均建立了联合党群服务中心或党群驿站。
独山港镇党群服务中心于2019年正式启用。启用之初,就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依托平台,做好红色资源的统筹。“‘我的一天’是我们这边的特色‘品牌’,通过这种形式,党员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沈丽说,镇党群服务中心每周六都会组织观红色电影、红色故事分享等特色党建活动,每次都能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还加强了与群众的沟通,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为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坚持党群服务中心是建来用的、不是建来看的理念,我市将“最多跑一次”植入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窗受理”向党群服务中心延伸。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列出服务清单,设立服务岗位,为区域内党员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及卫生医疗、文化宣传、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全力打造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在独山港镇,每周日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到党群服务中心坐班已成为一项制度,下沉力量,服务前移,面对面为党员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共办结各类服务事项30321件。
服务是个动词,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送到哪里。为及时、全面地掌握群众的诉求,独山港镇党群服务中心常协同村社区广泛开展走访活动,走进村民家中,拉拉家常、问问近况,倾听群众的声音。“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能解决的就在第一时间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沈丽说,通过“坐班轮守”加“主动出击”,群众反映的麻烦事大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党群服务中心也真正成为了一个有色彩、有温度、有人气的“党群之家”。
【专家点评】市委党校副校长金治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我市近年来抓住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起了“1+8+114+N”四级中心网络,提升了党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是将基层党组织功能具体化,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有效探索。按照重心下移、方便就近要求设置中心,使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联系更紧了;按照实体化运作要求,服务中心既具有了经常对党员进行政策宣传、思想教育等,也能引导党员努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使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联系更实了。
■记 者 汪锦秀 林旭东
通讯员 张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