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张丹娜
近年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构建现代智慧管理模式”这一核心任务,将城市管理与数字化应用、现代化治理等充分融合,全面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数字化改革,通过“互联网+”新方法开启城市管理新功能,推进“城市大脑”智慧升级,一种更高效、更便捷的新型执法模式正在平湖全面铺开。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大管家’,今年以来,我们深化城市管理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运用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执法办案新路径,有效破解了办案效率低、执法冲突多等诸多难题,使执法办案更加规范,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许铉说。
求突破转模式
执法办案科技手段更优化
近年来,综合执法不断改革扩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目前履行的行政处罚职权达700余项,横跨15大领域,办案数量逐年递增。今年以来,该局已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000余起,不含违停的简易程序案件300余起。传统的执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执法不扰民的初衷,也不能满足工作量日益增大的综合执法需求。
而该局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城市治理变革,已经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很多直观的感受。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根据“红、黄、绿”三色码,标记高、中、低风险地区来平人员,实现精准防疫;数字城管平台智能分析识别占道经营、机动车违章等15类城市管理问题,做到“机器换人”,实现无接触人性化执法;开发市民服务小程序应用,帮助市民实现在线审批办证等,助力“最多跑一次”……由此可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来的精准高效,已经惠及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探索综合行政执法的数字化深度融合应用,改变传统执法模式是大势所趋。
抓好城市治理数字化、现代化、精细化,离不开制度的支撑。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推广省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运用,主动“拥抱”信息化新技术,以信息化助力执法规范化,全力打造全局执法办案新格局,今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科学制订《推进执法办案科技手段运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一站式”办案的实施范围及执法规范。同时,分阶段精准落实方案执行,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积极对接软件开发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完成简易案件掌上办案“一站式”程序智能终端开发与安装,为推动移动执法快速办案和简易程序掌上办案筑牢根基。
此外,该局还不断加强对执法办案人员的培训,促进执法队员综合素质和整个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加强培训,能进一步提升执法队员的办案能力。我们要做到让每个执法办案人员都想用、会用移动执法快速办案和简易程序掌上办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科科长翁雁俊介绍说,目前已进行相关培训教育300余人次。
优措施强执行
移动执法快速办案更高效
九龙建材市场电动汽车充电桩车位旁,执法队员正利用移动执法装备有条不紊地进行调查询问、制作询问笔录、打印法律文书……在办案人员和局法制科的即时指导、密切配合、有序衔接下,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执法队员就完成了该案的案件立案、案件情况调查、文书审批、当场缴款、结案归档全套流程,充分展现了办案效率,节省了当事人往返处理的次数和时间成本,最大限度提高了一般程序案件的执法效能。这是日前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经开分队在办理妨碍他人使用机动车公共充电桩案件现场的一幕,同时这起案件也是“当天办理当天办结”的成功首发。
对于这起案件的处理,在场的执法队员都赞叹不已地说:“利用移动执法装备开展执法真的太方便了,真正实现了执法人员‘现场办案’‘智慧办案’‘快速办案’!”经开分队全面贯彻落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制订的《推进执法办案科技手段运用实施方案》,充分运用现有的移动执法装备,依托省综合执法办案平台和互联网技术,不到3小时便办结了这起案件,为后续该局推进一般程序简单案件移动执法快速办理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以往办理此类案件通常需要5-7天,现在通过移动执法装备和互联网VPDN技术的联合运用,打通外网环境与省执法办案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从立案调查到处罚决定再到执行结案现场的全流程办理,最短只要短短几个小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该局通过创新手段,深入推进全面移动执法快速办案,使案件进入快速流转“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加快了一般程序案件的办理进度。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了行政处罚当事人往返办案机关的次数和成本,契合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最大限度实现了“马路办案”“移动办案”“快速办案”,形成了“一站式”高效集约办案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通过移动执法快速办案办理并当场办结一般程序案件5起。接下来,将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这项工作,做到办案提质、结案增效、执法便民,为提升执法办案数字化水平奠定实践基础。
省时间提质效
简易程序掌上办案更便利
如何向科技借好力从而让执法力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巡查对象多、执法内容范围广等实际难题,创新方法,通过行政执法PDA设备(违停采集设备)实现简易程序掌上办案,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效率。
今年5月,这项工作也开始试点推行,将现有的行政执法PDA设备(违停采集设备)升级为综合执法领域现场查处全能型装备,对当事人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处罚较为轻微可适用简易程序的违法行为,即对个人处50元以下的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的案件,通过PDA设备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截至目前,该局已通过行政执法PDA设备办理简易程序案件36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待7月15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实施后,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将更广,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法人或其他组织处3000元以下罚款的案件均可使用。但需注意的是,新的《行政处罚法》尽管提高了适用简易程序的处罚额度,但当场收缴仅限于100元以下罚款,而通过PDA设备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则可以自动生成电子支付系统的缴款二维码,当事人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缴纳罚款,从而实现收缴分离和便利行政处罚当事人的双重目的,也避免了简易程序收缴的不规范性。
“PDA违停采集系统集信息的输入、存储、管理和传递于一体,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的办公室来使用。同时,该终端作出简易处罚决定后,现场执法文书、询问笔录等都能直接与省办案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无需再进一步补录案件信息,大大节省了案件的办理时间。”翁雁俊说,“目前综合行政执法事项中的机动车违停案件和犬类管理等都已经实现了利用PDA来完成,既提升了执法效率,也进一步便利了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