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晓伟
本报讯 “收运人员操作规范,易腐垃圾的分类准确率也比较高,便于后续资源化处理。”近日,由市委、市政府督查专员牵头,对市区易腐垃圾收运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中发现市区易腐垃圾收运体系运转顺畅,成效显著。
据悉,我市对市区水果店、餐饮店建立了单独的易腐垃圾收集体系,对小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施了桶换桶收运模式,但由于缺乏末端处理设施,之前收集的部分易腐垃圾送往嘉兴绿能处置。随着去年平湖市临港能源有限公司易腐垃圾处理设施的启用,我市具备了餐厨垃圾每日80吨、厨余垃圾每日100吨的处理能力。
“我们对企业和大型餐饮店产生的餐厨垃圾,采用直运模式清运,每天两辆易腐垃圾收集车按两条线路上门收集,收集满后直接送到平湖市临港能源有限公司处理。”钟埭街道分类办工作人员杨凯东告诉记者,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收集的厨余垃圾,采用桶换桶每天早晚两次清运的模式,将小区分类投放站内的厨余垃圾转运至团结桥垃圾中转站,再由易腐垃圾车转运到平湖市临港能源有限公司处理。
在团结桥垃圾中转站,记者看到易腐垃圾车在中转站内将桶内垃圾装车,空桶由专门负责的洗桶人员清洗,洗净后放一边由桶换桶车到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更换,站内整体环境也比较整洁。
目前易腐垃圾分为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生鲜垃圾三个体系,市区的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统一收集后运往平湖市临港能源有限公司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处理,部分生鲜垃圾通过资源化处理设施就地处理。尤其是小区“撤点建站定时定点”模式成熟后,当湖街道易腐垃圾转运站由1个扩充至3个,并增加收集人员和车辆,进一步提升易腐垃圾收集量,目前市区易腐垃圾收运量每月超过3000吨。随着收运量的不断增加,平湖市临港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增加一条厨余垃圾每日100吨的作业线,提升易腐垃圾处理能力。
“目前主城区和各镇街道都已建立了易腐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把易腐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进行资源化利用,这是减少垃圾焚烧量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市分类办常务副主任王跃平说,接下来要确保易腐垃圾应收尽收,畅通处理渠道,同时也要在全市所有餐饮企业和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深入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进一步扩大食堂自助点餐计量收费模式覆盖面,减少易腐垃圾产生,并继续推进学校、社区开展环保酵素制作工坊建设,实现易腐垃圾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