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诉人的三大技能:能说、会写、善思,她做到了极致!”
“严谨细致,精力充沛,院里最年轻的‘资深公诉人’。”
“敏捷的思维、利落的口才,公诉席上的她气宇不凡……”
这些来自同事们毫不吝啬的赞美,指的是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向鸣霞。
在人生最美的青春岁月里,向鸣霞凭着对检察事业朴素而纯粹的热爱,始终奋战在办案一线,在公诉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个年头。她说,从宣誓成为一名人民检察官的那一刻起,心中就一直坚守着对法律的信仰和对人民的承诺。她曾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得嘉兴市检察机关论辩赛“最佳辩手”称号,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全省刑事检察人才库。
不忘初心,以检察人的职责诠释案无小案
每次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案件,向鸣霞都会提起那年的夏天,那起简单的故意伤害案。嫌疑人王某(未满十八周岁)因感情纠纷,用剪刀刺伤男友,后被羁押在市看守所。在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起诉,但是向鸣霞实在不忍心,不希望一个年轻人因为一时冲动而受到严厉的惩罚。为了不留下遗憾,她积极促成王某家属与被害人的民事和解,因为王某系未成年人,在民事部分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向鸣霞对王某宣布不起诉。
向鸣霞回忆道,就是在老看守所门口那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当她宣布完不起诉决定后,王某“咚”的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自己的父亲大喊:“爸,我错了!”……
“这案子只是我这十几年办的几千件案子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可对于王某来说,却是影响她人生轨迹的大事。”向鸣霞说。她不断告诉自己,司法的权威严肃与执法的人性关怀并不冲突,法律这把剑可能是冰冷的,但我们的这颗心应该始终是热的,握剑的这双手要能传递司法的温度,这是检察官必须坚守的职责和初心。
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公诉席上展形象
欧某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是向鸣霞至今办过最难的案件之一。
“当这个案卷100多卷的案件交到我手里时,起初我还挺有信心。可翻看第一本案卷后,我就懵了,满卷的专业术语。再看看这些嫌疑人,都是名牌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本案系全国首例,刑事司法实践中没有先例,社会影响力大,案件复杂程度高。但我天生不服输,不懂没关系,学就是了!”回忆起办案的点滴,向鸣霞记忆犹新。
为了让起诉书上的每句话都有证据支撑,每一条指控都站得住、行得通、不出纰漏,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她一边通过自学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一边向他人请教。为了这起案件,她通过网警会同全省网安部门人员会商;不厌其烦向阿里工程师、本院技术专员、鉴定人员等专业人士求教;又亲赴深圳、上海等处,实地进行取证。就是这样一个刚开始连笔录都看不懂的案子,她边学边摸索,仔细推敲案件细节,终于把这个难啃的“骨头”啃了下来。
该案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省网安干警组织旁听该案庭审。“越是有压力的案件,到了法庭上越要有战斗的状态。”为了获得最佳的庭审效果,审查报告、起诉书等都要反复推敲、论证,修改无数遍,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琢磨,不容许有半点差错。在随后的三天庭审过程中,胸有成竹的向鸣霞举证条理、质证有力,充分展现出一名优秀公诉人的素质,铿锵有力地指控了欧某某团队研发软件构成犯罪的原理及社会危害性,部分犯罪嫌疑人从庭前的拒不认罪到当庭潸然泪下,表示认罪。法院最终完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公诉意见。该案获评2020年度全省十大互联网精品案件、全省刑事检察精品案件。
办一案,治一片,社会治理显担当
这些年来,向鸣霞有一套自己的办案逻辑,即“办案-分析-解决-预防”,她说既要在办案过程中解决好“个案”问题,又要预防“类案”发生。解决“个案”问题不仅仅是定罪量刑,更要做好教育挽救。虽然这会牵扯很多精力,但是她认为值得。正是这样的办案思路,她办理了一批全省优秀、典型案例。
比如办理俞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时,除了注重证据审查外,也注意企业经营合规建设的缺失,从惩罚、发展两条路着手,最后该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精品案事例;办理刘某某销售伪劣种子案时,一方面释法说理、追赃挽损,另一方面发现韭菜种子的种植缺乏行业标准,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出台相关规定,预防类案发生,该案获评全省服务民营经济典型案例;办理某非法捕捞案时,采用增值放流等方式,让嫌疑人从环境的破坏者变成守护者,真正做到法治教育、环境保护双丰收,该案获评全省“枫桥经验”典型案例。
担任第一检察部主任后,向鸣霞要求部门干警以更高的要求承担检察担当。2020年,办理涉疫案件时,她第一时间向经信、卫生健康、工商联等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办理某光伏企业银浆被盗案时,多次至企业实地走访、法治宣传、追赃挽损,上述两案均获2020年度全省优秀、典型案例。在她和部门干警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度市检察院成为嘉兴地区获评优秀、典型案例最多的县(市、区)级检察院。
■通讯员 罗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