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卫生·健康

我市抓细抓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提升群众心理健康服务获得感

■记者 汤智娟 通讯员 赵勤仙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素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积极按照嘉兴市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平湖”“健康平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组织保障,持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级平台服务网络,致力打造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标杆,有效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构建起具有平湖特色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

“手牵手”提供保障

5月19日下午,浙江省首个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平湖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正式成立。在第一次会员大会上,选举产生了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聘请了联合会顾问和平湖市干部心理健康导师。联合会的成立,是我市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突破。“作为全市心理健康服务的‘枢纽型’组织,联合会将在整合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资源、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保护心理卫生科技工作者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推进更高水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保驾护航。”平湖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而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前提。除了成立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早在2018年6月,市卫生健康局就曾与市综治办联合印发了《平湖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平湖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统筹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2019年6月,我市制订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平湖市行动方案(2019-2021年)》,重新调整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按照“党委负责、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多方“牵手”共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在人力、财力及物力上给予充分支持,并将其纳入“平安平湖”“健康平湖”考核和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打实”建强平台

新埭镇是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先行镇。作为“无讼”理念的发源地,该镇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预防社会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市率先建设了镇社会心理服务站、大齐塘村和鱼圻塘村2家社会心理服务室,为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树立了标杆和样板。

对标先进社会心理服务平台,我市因地制宜打造了各具特色的镇街道和村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场地,明确了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管理制度、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流程和心理咨询团队成员等规章制度,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2个、市级镇街道心理服务站9个、村社区社会心理服务室128个,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团队,实现了“市中心-镇街道服务站-村社区咨询室”三级平台全覆盖。同时,市精神卫生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当湖中心医院均开设了精神卫生专科门诊。其中,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天开设心理咨询专科门诊,为广大市民提供常态化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广大市民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我市还借助三叶草社工组织、平湖健心服务政协委员会客厅等力量和平台,为计生特殊家庭以及青少年等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助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

“心连心”做优服务

“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社会心理服务对象主要是指哪些?”……今年5月为“全民健心、幸福嘉兴”科普宣传月,我市在5月20日“2021嘉兴全民健心日”当天,举办了一场社会心理服务知识技能比武大赛,来自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和各社会组织等单位组成的6支代表队,围绕青少年、残障人士和妇女、老年群体等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情况,以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展开了激烈的比拼。

以赛促练、以练提质,能够持续提升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步履不歇,我市还于5月25日启动了平湖市“全民健心、幸福平湖”科普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聘任了平湖市心理健康形象大使,并围绕心理健康服务开展了主题文艺表演、趣味游园会等。借势科普宣传月,接下来我市还将对全民心理健康常识、心理自我调适技巧、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正确看待心理问题的健康理念,提升心理健康关注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化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我市着力打通“心连心”服务渠道,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即进村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为不同人群提供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进一步强化群众的心理保健意识。不仅如此,我市还开通了金平湖健康热线“12320”和社区服务“96345”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帮助群众做好心理疏导和情绪纾解。尤其是去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有效缓解了疫情给群众带来的恐慌、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品牌建设,全力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常态化运行,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平湖样板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2021-05-27 着力提升群众心理健康服务获得感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21433.html 1 3 我市抓细抓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