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可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有时伴有肌肉痉挛和活动受限,并容易并发骨折。老年人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骨质疏松症时,医生一般会建议抽血查骨代谢及核医学检测骨密度。
王阿姨今年75岁了,最近老感到双髋部酸痛,到医院化验显示25羟维生素D明显降低,骨代谢骨量减少,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需要口服维生素D、阿仑膦酸钠、钙片等药物。王阿姨看化验单后感到不解:自己化验的血钙在正常范围内,为啥还要补钙呢?
钙是人体内最普遍的矿物质元素,也被称之为“骨骼矿物质”。骨骼主要由胶原质和磷酸钙组成,胶原质是一种形成软组织的蛋白质,磷酸钙则是一种增加骨骼强度和增加软组织硬度的矿物质,成人身体内约含1200g的钙,占体重的2%。血钙和骨钙是不同的,血钙指的是血液里游离的钙,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所以也叫血浆钙,通过血液循环供应身体的各个神经肌肉组织,来完成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想要测定骨骼的钙含量,需要测定骨密度和维生素D的水平。
衰老是机体的必然过程,是老年病的根源,机体衰老过程或多或少伴随着维生素D的缺乏。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延缓维生素D缺乏到来的步伐呢?
第一,多晒阳光。身体在受到紫外线照射之后,胆固醇会转变为维生素D,一般每次晒太阳时间需半小时左右。第二,很多食物都可以补充维生素D,比如多吃含脂肪的鱼类(金枪鱼、鳗鱼、三文鱼等)、蘑菇、牛奶、花生等,如想快速补充可以口服鱼肝油及药物性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