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户,一项项重点工程的投产,汇聚成一股奔腾的力量,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聚力打造“农业硅谷、农创高地”,以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以项目为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农业发展为核心,切实推进产业振兴。作为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农开区走在前列、引领示范,以标杆的姿态奋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位于平湖农开区龙萌村的东郁国际植物新品种研究院内,第一个全面应用荷兰飞利浦等先进技术的3D未来蔬菜工厂即将建成。东郁集团是一家与国际同步的植物新品种引进、研发和产业化运营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用国际先进的种源、技术升级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东郁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国际植物新品种权合作为切入点,与多家细分领域的国际龙头企业达成独家战略合作,聚合了国际领先的200个优质观赏植物和水果、花卉、蔬菜等植物新品种。东郁国际植物新品种研究院及产业化示范园建于2018年,主要分为研发、产业化应用及综合展示三大块内容,建设面积800亩,项目总投资额约6亿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我们希望通过招引项目来丰富农开区的产业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广陈镇党委书记沈杰说,随着一大批高质量现代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的落地,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通过出台创新政策、盘活要素资源,全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在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77岁的泗泾村村民金继龙每天翻地、移苗,忙得不亦乐乎,每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在绿迹当起“上班族”的泗泾村村民,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带来了财富。像绿迹这样的新型农业项目,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培育模式,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还以“项目+基地+农户”“产业+租金+股金”等方式带领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产乡融合越来越有特色,也使得农业产业各领域呈现出崭新的格局。2020年,我市全年农业总产值24.1亿元、增速4.9%;农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速4.9%,增速连续四年列嘉兴第一。粮食播种面积42.68万亩、总产量18.83万吨,均列全省第四、嘉兴第一。建成金桥生态农业基地,生猪存栏2.68万头。加快“1+5”产业平台扩容提标,农开区加快优质项目招引,启动建设国际科技农业合作示范区。成功举办第四届农业经济洽谈会,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42.5亿元。入选全国数字乡村典型案例,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居全省第三,列入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投资2亿元构建“1+1+N”数字乡村大脑。省委改革办《领跑者》刊发推广我市深化“三位一体”经验做法,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重新布展开馆,出版《新仓经验——时代的结合》。出台《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政策意见》,建设新仓1955创新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人才集聚平台,举办长三角“田园五镇”青年农创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