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胡佳英 金睿敏
通讯员 陈家立 徐冰艳
本报讯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日本电产东测的第三工厂,看到全自动或半自动的组装线上正忙碌着组装工作,而加工线上正在对马达壳体、马达轴承端盖、齿轮端盖、逆变器外壳等进行加工。投产至今近2年时间,第三工厂已布局7条加工线、2条组装线,广汽和吉利是其重要客户,前者驱动电机月产量在1万台左右、后者在2000台至3000台之间,累计月产量在1.2万台左右。
驱动电机,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就是其“心脏”。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迎来蓬勃发展的高速成长期,驱动电机的生产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成为各地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这家第三工厂,开始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可以说是在平湖驱动电机生产领域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
“其实,早在2016年的时候,日本电产集团就在考虑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制造本部部长张明杰介绍说,他们的第一工厂、第二工厂主要生产传统汽车发动机里的控制阀总成,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他们就开始投资建设第三工厂,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并于2019年5月正式投产。
在第三工厂的带动下,今年前三个月,日本电产东测实现产值5.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9%。虽然在目前的产值构成中,驱动电机约贡献了20%的产值,张明杰介绍说,目前的生产量远未达到设计产能,有很多新能源汽车客户正在跟他们谈合作。其中,已定点3家企业,并进入试做阶段。随着日本电产东测新能源汽车客户“朋友圈”的扩大,今年全年驱动电机产量将达到12万至13万台,预计比2020年增加50%以上。
无独有偶,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也于2018年投资建设新厂房,这也是继日本电产东测之后再一家进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的平湖企业。去年12月,日本电产汽车马达的新工厂投入使用,预计今年8月实现量产。待新工厂全面达产后,将助推平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再上新台阶。除日本电产东测、日本电产汽车马达之外,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平湖分公司也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一同组成了我市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生产矩阵。
平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生产“从无到有”,是我市企业应势而谋、顺势而为,预计满负荷生产后将实现“从小到大”的蝶变,全市达到超百万的生产规模。作为一款“三合一”产品,驱动电机所需的上游零部件产品控制总成、逆变器等,由市内企业尼得科艾莱希斯电子(浙江)有限公司、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生产提供,通过上下游配套、集群发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链将达到百亿产值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