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小学育才路校区404班 屈弋循
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一艘红船,正在历史的长河中乘风破浪。
不久前,我坐在嘉兴日报社的大礼堂里有幸倾听英雄人物——徐雪平爷爷讲述他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亲身经历。
1950年11月,徐爷爷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从上海辗转到鸭绿江(东北到朝鲜的交界处),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当时天气十分恶劣,地面气温降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下。而徐爷爷他们在雪地里搭帐篷,盖的是硬邦邦的旧棉被,身上只穿着破旧的薄棉袄,脚踩单薄的解放鞋。吃饱穿暖是当时我方将士的奢望,它与敌军的供给有着天壤之别。
生活上的差异还不足挂齿,论打仗,装备精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敌军使用的是顶级的战斗机和自动步枪,而志愿军很多时候只能近距离使用手榴弹。又是“敌军装备良,我家红缨枪”。如此悬殊的较量下,为什么志愿军还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呢?因为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靠的是迂回的战术;靠的是战士们英勇善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敌军只有在白天才敢出动,靠飞机猛烈轰炸。志愿军则趁着黑夜的掩护,绕到敌军后面,面对面近距离交战,里应外合,关门打狗。今天消灭一个连,明天消灭一个团。就这样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跟他们硬磕到底,最终从鸭绿江的边界把敌军赶到三八线以南。
在这之前,中国人曾被别人称为东亚病夫,说我们面如黄纸,瘦小不堪,毫无肌肉。这次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也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抬起了头,挺起了胸膛,站直了腰杆。我们从一个弱国逐渐发展成现在的世界强国,是不断地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才换来我们现在的和平与宁静。作为当代的红船少年,我们是国家的栋梁,应该守护好我们红色的根脉,让中国更加强大。
指导老师 徐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