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是社会的真实情况,也是广大民众的真实意愿、想法、希望、意见。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刚过去的这一年,在中共平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党政工作中心,聚焦改革发展要点、民生改善堵点、社会治理难点,鼓励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各专委会、各界别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发挥民主监督实效。
如何体现反映社情民意的成果,数字是最好的“成绩单”。去年,市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504件,经梳理整合后,上报嘉兴市政协92篇,被嘉兴市政协采纳73篇、被省政协采纳10篇,被全国政协采纳3篇;专报市委、市政府46期,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0次;转送有关部门65件,为党委和政府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及时了解群众意愿,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热点话题 奉献智慧力量
如今,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常态化的阶段,而去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都是热点难点。而社会的难点、堵点就是政协委员的关注点。去年全年,市政协共收到有关疫情的社情民意信息共计70篇,先后编报了多期专报,涉及医疗卫生、教育、政策等多个方面,为助力打赢抗疫攻坚战和加快复工复产献计出力。
来自委员孟强的社情民意“疫情之下暴露出中小学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存在短板 建议加快推进中小学的校医队伍建设”就是在那段时间产生的。作为一名教师,学生的健康一直是孟强的牵挂,而我市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的配备低于全国标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这个群体人员不足的短板就更加明显,给学校甚至地方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不便。对此孟强提出社情民意建议,将学校的卫生建康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通过完善校医工作制度、逐步解决校医配备不足问题、充分保障校医编制、经费及职称评定等加快推进中小学的校医队伍建设,助力学校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这篇社情民意被省政协录用。其他还有“建议加快推进中小学的校医队伍建设”“一线教师建议借鉴上海市做法 暂停中考体育测试以缓解学校疫情防控难度”“关于疫情‘人物并防’要求下‘浙冷链’运行的几点建议”等部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情民意”被嘉兴市政协采纳,部分社情民意获得主要领导批示。
除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在疫情刚开始时期,政协委员们也是快速响应,就保障口罩等物资供应、中小企业疫情防控、通行证办理操作细则、消除高速公路服务区防疫隐患、特殊人群的防疫宣传等方面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社情民意。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的阶段,就疏通物流堵点助推复工复产、多措并举破解复工难招工难问题、外籍人员返岗防疫工作、复工复产中基层人员防疫压力大等提出意见。这些社情民意也有多篇受到了嘉兴市政协的关注,为我市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
聚力经济发展 注重自身建设
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始终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是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基本遵循。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中央“一号文件”也始终关注“三农”发展。近年来,新型农业不断在我市扎根,“三农”问题也始终是我市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就疏通农业数字化转型三大堵点、建立农业经济开发区评级体系等工作机制、加强病虫害防治保障秋粮安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多项社情民意被嘉兴市政协采纳。特别是去年,市政协委员许建军针对农业企业融资难提出了“以金融服务创新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全面助力‘六稳’‘六保’”的社情民意。此份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办公厅《每日社情》采纳,对进一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的问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如今,通过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已经通过建立县市级层面的政银企对接联席会议,会商引起供需双方项目情况和产品情况,形成项目需求和融资产品两张清单。经过对接、交流,让银行主体充分了解到了企业情况,建立起了常态化机制,实现了政府搭台、银行与企业主体面对面交流,为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架起了桥梁。创新农业主体“五权”抵押、出台农业主体“三级”贷款方法、“降利+贴息”降低农业主体融资成本等建议也正在逐步实施中。
市政协委员还紧扣创新引领发展,就数字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育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同时紧扣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就越南与欧盟贸易自由协定生效、台资企业面对ECFA协议到期、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提出的社情民意中也有不少的内容被省政协办和嘉兴市政协采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不小的助力。
此外,在聚焦社会发展的同时,市政协不断重视自身建设。去年,“建设书香政协 让委员读好‘第一本书’ 建议尽快修订完善《政协委员手册》”的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录用,提出了切实有效的书香政协建设建议。市政协也将书香政协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紧扣打造书香机关、塑造书香委员、营造书香文化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形成集体智慧,进一步提高建言资政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与时俱进,以“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
关注民生冷暖 紧盯落实转化
“随着校外培训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对教师的急切需求,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出现了较多问题,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和谐因素及矛盾纠纷。建议提高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准入门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专业培训、指导校外培训机构提高机构管理层水平。”文化教育一直是民生热点,去年,市政协委员郑忠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管理 为学生提供优质培训”的社情民意。
该社情民意一提出,就得到了市长仲旭东的重视并批示:“忠勤委员对我市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调研深入全面,指出的问题客观精准,提出的建议之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请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在工作管理中加以吸收运用。”而这条社情民意也同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提出了解决方案。
社情民意信息只有进入党政决策视野,才能更好体现其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助力民生问题改善,为党政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市政协始终坚持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反映信息,悉心洞察民情,关注社会百态,社情民意信息直指问题症结所在。除了教育热点,市政协还围绕从源头稳就业、疫情下毕业生等就业群体的困境、失业群体和无业群体再就业面临的困难等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就医卫人员配备短板、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创新养老模式、康复辅具租售服务点进社区等方面出谋划策。着眼城市文旅品牌建设、文物保护、提升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关爱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材循环使用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相关工作的落实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推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也重在落实。市政协不断推动社情民意信息有效办理,加强与党政部门沟通联系,跟踪了解批示办理情况和助推实效,确保反映的问题答复到位、落实到位。同时,将信息的采用和办理情况及时向信息反映者反馈,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例如通过平湖市“百姓事马上办”平台及时转送部分社情民意信息稿件,利用平台“2小时受理、2个工作日内回复”的工作机制推动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有效落实和及时反馈。其中,改善车辆年检办事流程、商场垃圾分类优化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通过平台转送后都得到快速办理和答复。
(本版照片由市政协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