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港镇金沙村衙前东南三里地,与上海金山区交界处,有一个名为转角湾的地方,三面环河,水陆交通方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弹丸之地,却是平湖红色革命的发源地。9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发展了平湖境内第一位共产党员,成立了平湖第一个党组织。红色转角湾,是金平湖最早日出的地方。
1927年,中共金山独立支部书记李一谔来到转角湾,发展了平湖市第一位共产党员朱轶凡,并在农民中宣传革命思想,从组织和思想上为党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准备了条件。1928年2月,中共金山独立支部扩建为浦南区委,提出向西发展的“大浦南计划”,并把平湖划入浦南范围,在平湖开辟新区。10月,浦南区委扩建为金山县委,因消息走漏,遭到国民党军警搜捕。此后,县委领导人大多转移至平湖境内转角湾,县委机关就设在转角湾颜书绅家里。金山县委转移到转角湾后,积极在当地农民中发展党员,转角湾成为平湖地下党活动的中心。到1929年3月,转角湾地区有历史资料可稽或有党员一人以上能证明入党的有22人,建有5个党小组,颜书绅成为转角湾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
当时金山县委组织的“红色恐怖队”(简称“红队”)的一批骨干来到这里,颜书绅等地下党员也加入了这一组织。1929年2月,由金山、平湖交界地区的共产党员、“红队”队员和农运积极分子共300余人参加了金山(浦南)县委发动的松江县“新街暴动”。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地主豪绅势力,扩大了共产党在浦南地区广大贫苦农民中的影响,但也引起了金山、平湖等县政府当局的恐慌。江浙两省的国民党政府部署了对浦南地下党组织的围剿。1929年6月,戚福根、颜阿友等8名党员骨干在转角湾茶馆准备开会时,突遭国民党军警包围,2人被枪杀,6人被捕,史称“转角湾事件”。颜书绅也于1933年春被捕,5月牺牲。平湖的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摧残,平湖党组织的活动也随之停止。但是,革命的火种已深深地埋在了平湖大地。
2016年,独山港镇在原转角湾一幢百年老屋复原了当时中共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景,并展示了相关史实资料;2017年,又在展示室旁开辟了转角湾党支部活动场所。2019年,独山港镇和金山卫镇共同打造了第一条跨越两省的红色线路——红色记忆长廊,转角湾作为“红色记忆长廊”的重要节点,吸引了2.5万余名党员前来忆初心、悟初心。2020年,我市全面启动对红色转角湾的提升,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已经开工的红色转角湾项目用地10亩,分“转角印象、时光忆站、岁月留痕”三个板块,建有转角湾公园、展陈室、党员培训室、转角湾茶馆等功能室。
■记 者 汪锦秀
通讯员 李文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