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聚焦平湖两会

花上风月闲

□ 杜明芬

宋朝人爱花,似乎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

爱花成俗的宋朝人随时随地都能闻见花香。卖花人总是挑一担花在小巷吆喝。卖春天的新、夏天的繁、秋天的温婉和冬天的宁静。或清淡或浓烈的花香弥漫在岁月的各个角落,四季的轮回都在花的一开一落间得以见得。

关于卖花,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南宋陆游的那一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国春色的画卷仅凭这一句就能让人如临其境。“杏花消息雨声中”,一枝杏花白里透粉,凝珠的雨滴在杏花的花瓣上欲落不落,这就是最美的春色。

欧阳修曾在《洛阳牡丹记》中说——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黄发垂髫簪花带笑,才子佳人买花寻醉。所有宋朝人的生活里都插上了一两枝春色。单枝静雅,多枝繁茂,不同花色穿插,各自点缀,由此也衍生出了一种生活美学。花成为一种独自的风雅。

我亦是一个爱花的人,簪的最多的是栀子这类香气不腻人的花。关于簪花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平淡生活中一种有趣的调剂。读诗时也读到过许多关于簪花的诗句,譬如辛弃疾的——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再如华岳的——

簪花从帽落,捻酒醉商陆。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簪花就成为了一种风尚,无论男女老少皆痴迷花枝。这点在宋朝的历史中尤为突出。

女子簪花自不必说,但宋朝的男子也是酷爱簪花的。因为花除了体现宋朝人对美学的追求,更是一种富贵与权利的象征。人们出游、登高、赏花、喝酒,皆喜簪花满头。据《梦梁录》记载,皇帝祝寿御筵毕,“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后罗花亦赐百官。”宋廷还有专门规定:皇帝赐花百官,以罗花最贵,宰执以上官方可得之;栾枝次之,赐以卿监以上官;绢花赐以将校以下官。每逢重大节日和筵席,宋朝君臣皆戴花。能得到皇帝御赐的花,更是一种不小的荣耀。

宋朝人爱花,也体现在他们的花鸟画之中。中国的花鸟画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适应人的审美需求,而宋朝是其成熟和鼎盛时期。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那时的人对自然风物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亦是觉得看古画是一件温润而美好的事情,尤其是花鸟画。当大自然的一瞬间留下了痕迹,心里便会生出一种惊喜。

比如看李迪笔下的《雪树寒禽图》。只见栩栩如生的鸟雀,栖息在雪意微茫的枝头,它安详的神色与深冬的寒意莫名地契合。点点墨色散落在泛黄的书卷上,颇有一种闲散的味道。再如马世荣的《碧桃倚石图》。这分明是一幅静态图,但我却觉得很是生动。一树碧桃花枕石观风月,自然盛开,而后随岁月流逝自然而落。这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也是生活烟火的平和之味。但终归是顺其自然,却不落平凡,这种意境是多么的美呀!

四季皆有花,花有四季景。桃花和玉兰题写春天的诗文;莲荷与向日葵描绘盛夏的图景;清菊与香桂酿造秋天的美酒;梅花和三色堇雕刻冬天的欢喜。这人间的姹紫嫣红开遍,风月的故事便在一朵花的言语里有了结局。我突然就知晓了宋朝人爱花的一个小小缘由:为自然美色而倾倒,任时光的白发落衣裳。满心安静,岁月温润,这便是最好的事情!

在心底的深幽小院,一定要留一段清香时光。抛开繁闹,“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品味半片山水半壶茶,半纸笔墨半风花的雅致,天地之间的闲散事再不用多的言语来赘述。花上展开一帘风月,欢喜亦可随花而来!愿你也做个爱花人,无悲有喜过一生!

2021-03-0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95893.html 1 3 花上风月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