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4版:聚焦平湖两会

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与智慧化水平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现新跨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是一年春来到。回眸2020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四大工程”,除“痛点”、攻“难点”、盯“焦点”、疏“堵点”,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拼在一线,用奋斗成就使命,用实干托起梦想。

“硬核”成绩单是最好的证明。2020年,综合执法局荣获年度嘉兴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年度市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部门,市“四大工程”和社会治理一等奖、环境整治一等奖、民生共享一等奖,市铁军打造先进集体;生态能源项目攻坚组获评铁军团队;市综合行政执法队直属分队、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获得抗疫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

眼见为实的变化见证发展之势。这一年,综合执法局聚焦文明创建全面发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这一年,“奋斗”一词贯穿全局发展始终,行政执法工作更加严格规范,社会愈加平安稳定;这一年,全力以赴抓生态能源项目建设,创新实施“CJ-3122”模式抓垃圾分类,环卫保洁工作迈出新步伐,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这一年,综合执法人在各项中心工作实现新突破中担当作为,发展蹄疾步稳,改革纵深推进……站在新起点上,一幅崭新的“十四五”蓝图正在徐徐绘就。

聚焦文明创建

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看点】

“玉米没有错,瓜果没有错,位置错了……”去年,一则市综合行政执法队直属分队副中队长杜伟劝导流动摊贩的小视频24小时内在抖音平台上获得240多万点赞,13万人评价,很多网友都在评论里为杜伟有理有据的人性化执法点赞。

在这则视频中,杜伟用简单的动作、生动的语言获得了一边倒的正面评论,使得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话题跨越空间持续发酵,广大群众也亲切地称呼他为“网红队长”。

【盘点】

文明执法助力文明创建。“网红队长”杜伟是全市所有综合行政执法人践行人文执法、传递城市温度的一个缩影。2020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夺冠决胜”之年,综合执法局以“主力军”的担当,在文明创建上持久发力,把工作往深里做、往群众心里做,序化管理抓出了长效、精细保洁抓出了常态,空间净化抓出了品质,拔钉清障促进了发展。

以强化序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为例,该局严管“十乱”,去年以来主城区清理流动摊7315起、越门经营6309起、乱占道7252起、乱晾晒8360起,清理建筑垃圾1292起、乱挂横幅1004起、乱张贴1652起,暂扣物品253起,劝离乱停车1万余起;清理僵尸车25辆、报废21辆。健全“警城联动”工作机制,以“人工+智能”的方式进一步严管人行道违停行为。去年以来机动车违停取证总计4.8万辆,拖移非机动车合计近万辆,现场劝导教育3万余人;积极开展《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技术规范》《城市管理规范》宣贯工作,嘉兴市户外广告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与此同时,建成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整合原“智慧停车”、“智慧环卫”、防违控违、渣土车监管等19个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实现大数据资源的综合分析利用;加强数管两级平台运行,采集案件41510件,其中有效案件41485件,有效上报率99.93%,问题主动发现率100%;事件问题立案数35738件,其中市级平台派遣21850件,处置率98.75%,二级平台派遣13878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开展九大类问题专项采集,共采集相关案件3500余件,快速上报处置1077件市容市貌类问题,清理烟蒂纸屑等3000余次。

此外,进一步推进养犬管理,建立健全全市养犬数据库,完成重点管理区8个镇街道全覆盖。在重点管理区27个村社区开展“一站式”免疫办证年审服务进社区活动,去年新办证788件,共办证3729件(超过嘉兴对平湖考核数)。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余场,发放各类文明养犬宣传资料5万余份,绿道安装禁入标识202块。

聚焦严格规范

行政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看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去年11月5日,金山、平湖两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举行协作共建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来自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金山与平湖两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共商共建共享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发展,进行了业务交流,并达成了协作共建协议具体框架。

【盘点】

去年以来,综合执法局着力深化执法管理效能,与上海金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签订了部门协作共建协议,通过协作,主动打破区域壁垒,全面推进毗邻区域城市管理执法领域一体化,以实际行动促进毗邻区域城市管理的协同发展。在全局实行网上办案,提升执法办案“立审”效率,目前已实现一般程序线上办案100%的执行率;创新推进“综合查一次”,在全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推进全局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联合建设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开展各个领域“综合查一次”。全年餐饮领域立案10起、建筑业立案24起、安全生产立案106起。

与此同时,持续加强执法保障力度,全年一般程序案件立案799起。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724份,办结一般程序案件663起,罚款243万余元。简易程序案件(不含违停)667起,罚款26210元。除此之外,扎实做好规范案件审理办理工作,落实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组织召开国土案件审理会议2次,组织召开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2次,对违法建设等重大案件进行了审理。做好行政处罚应诉工作,去年共收到行政复议通知5起,均维持决定;诉讼2起;5起案件申请市法院强制执行,并已执行到位;没收财物移交市财政局4起。

聚焦常态长效

环卫保洁工作迈出新步伐

【看点】

小型扫地车每日早晚对全市重点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以及全市狭窄道路进行机械清扫,大大提升环卫作业效率;路面养护车每天分班次对环东湖一圈人行道、当湖路、新华路等非机动车道进行常规冲洗,提高市民出行体验;护栏清洗车每周不少于2次对城区中央隔离护栏和机非隔离护栏共10余公里进行常态化清洗,改变车行道护栏难以人工清洗的窘态;抑尘雾炮车用于雾霾或扬尘天气的专项降尘作业,改善市区空气质量……

据介绍,市环卫中心新购入的护栏清洗车、路面养护车、非机动车道小型扫路车、抑尘雾炮车等新型路面作业车辆于去年全面投入使用。新设备的加入更好地实现了“机器换人”,大大提升了环卫作业效率。目前,全市已实现护栏清洗,非机动车道冲洗、非机动车道清扫、人行道深度冲洗等机械化作业,切实为打造美观亮丽、文明和谐的城市名片添砖加瓦。

【盘点】

要擦亮一个城市的“脸面”,常态化做好环卫保洁工作必不可少。去年以来,综合执法局严格按照分类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做到分类收集、分类清运、日产日清。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的处理,创新实施了“CJ-3122”模式,完成全市252个城镇居民小区撤点建站、定时定点建设,4669个投放点缩减为385个投放站,187条道路实现街面无桶和“定时定点”收运,得到嘉兴市委书记张兵的批示肯定。此外,深入做好城区52条道路4332家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确保垃圾收集运输全程规范,无遗撒滴漏、不发生二次污染。目前主城区餐厨垃圾纳入收运的有750家,签约率100%。已收运处置餐厨垃圾12991.99吨,平均日收运约37.81吨。

积极做好垃圾处置,全年清掏隔油池油污合计1732.44吨,平均每月144.37吨;渣子共270吨,平均每月22.5吨。南部环运基地已实际处置装修垃圾89959.55吨,资源化利用74022吨,资源化利用率为82%。进一步规范有害垃圾暂存站设置,去年已收运办公与生活垃圾分类出来的有害垃圾2.4804吨、油漆桶收集约11.1吨,已累计外运处置废油漆桶(罐)24.08吨,废墨盒、硒鼓1.88吨。

在做好垃圾处置工作的同时,对日常保洁工作也丝毫不松懈。去年,大桥转运站、东升转运站、教化桥转运站、池海转运站等垃圾转运站全部完成改造;全年清运焚烧全市生活垃圾20万余吨,其中市区清运生活垃圾6.7万余吨,农村清运生活垃圾13.3万余吨;城区平整覆盖、清运垃圾总处9133处,处理垃圾总量790.5吨,出动人员5824人次,出动车辆1777辆次,冲洗市区道路两侧地面油污11077处。在此基础上,加强道路保洁网格化督查管理,已查处道路保洁问题7798条,新增4辆小型扫地车,2辆路面养护车对33条非机动车道进行常态化机械冲洗,机扫率从年初的67.51%提高到81.86%。

聚焦担当有为

各项中心工作实现新突破

【看点】

去年9月26日,平湖市生态能源项目正式投产暨并网发电仪式举行。

该项目位于独山港镇,占地235亩,投资11亿元。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是我市重要的民生项目,集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垃圾预处理与垃圾应急库三大功能于一体,并依托配建宣教中心、景观长廊,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绿色旅游为一体的工业旅游项目,成为全市的生态教育基地。同时,该项目采用了全国领先水准“7+3”组合式超洁净烟气净化工艺,处理后的烟气排放浓度全面优于国家2014和欧盟2010标准。

【盘点】

垃圾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一直都是我市的环境“痛点”,去年以来综合执法局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推进两大环卫项目,实行专班集中攻坚、24小时驻厂监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与时间赛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生态能源项目生活垃圾焚烧项目1号锅炉于去年8月28日点火启用,9月26日实现正式投产和并网发电,餐厨垃圾预处理10月底正式投料运行;飞灰区库容已全部建成。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将按期开展施工建设。

除了垃圾末端处置这一“痛点”,对于平湖市民而言,“停车难”也早已是个“老大难”问题。去年,该局坚持在“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流量”上做好文章,利用零星闲置地块在城区新增停车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共计14处,泊位997个;对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地下车位“只售不租”“不售不租”现象进行了重点治理;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已纳入泊位7000余个,其中收费泊位1528个,全面铺开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共享机制,制定共享成效督查办法。目前,全市城区已有25个单位对外开放919个泊位。

在此基础上,为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该局持续加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指导办事企业人员和群众使用“浙里办”APP和浙江政务网申请办件,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率达到80%以上,所有行政许可审批均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开展“信用修复加速跑”,100%完成110家企业的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明确目标,制订方案,压实责任……每一项难题破解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综合执法局在管理上的不断升级,在执法上的不断细致,在改革中的不断进步。去年8月,综合执法局在全面开展工程运输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嘉兴市交通安全大会战先进集体,记三等功。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林 冬

2021-02-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94860.html 1 3 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与智慧化水平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现新跨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