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守初心,直面挑战铸辉煌。在2020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人力社保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稳岗稳就业助推新增长,人才发展绽放新活力,社会保障迈上新台阶,和谐指数得到新提升……这一年,市人力社保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牵头组织员工接返和驻点招工,通过包车、包列、包机,安全接返员工1.7万人,驻点招引4700人。
——全年培育“省千省万”人才4名,入选嘉兴领军人才2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200人。
——高效对接社保省系统上线,全年经办社保业务18万件、发放各类待遇50亿元。
——打造“无欠薪金平湖”品牌和开展人力资源大市场整治行动,共为6895名职工追回工资1.8亿元。
去年,市人力社保局再次蝉联嘉兴市考核优秀单位和市级部门考核优秀等次,创造了“十连冠”辉煌,并获得了民生共享、经济创新等数十项市级先进集体荣誉,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企业认可、基层欢迎的高分答卷。
抓疫情防控
积极助力复工复产
【看点】
去年年初,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人力社保局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也温暖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防疫期间,人力社保局不仅专车接我们来平,帮我们解决食宿问题,协调企业给我们安排了夫妻房,还准备了被子、毛巾等生活用品。”来自四川屏山的外来务工人员邓一海、唐清秀夫妻感激地说。
【盘点】
市人力社保局在守好疫情防控阵地的同时,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员工接返和补助发放。制定《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接返职工加快复工达产的若干意见》等操作办法,主动对接、了解企业用工与接返职工需求,先后发出包车608辆、包列3趟、包机1架,接返1.7万余人。
牵头开展“驻点招工”。牵头组织跨省“驻点招工”工作,安徽亳州、贵州毕节等5个驻点招工工作组招聘外来员工4687人。开展校企合作,主动与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毕节工程技术学院签订基础性人才培养协议。
落实社保费“五免三减半”。严格审核、加快推进社保费返还工作,稳岗返还368家企业社保费5864.37万元,稳岗返还1917家企业失业保险费1037.79万元,惠及职工9.8万人。按月、有序推进社保费减免工作,共有1.18万家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险8.114亿元。
保就业稳定
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
【看点】
去年10月28日下午,“奇思妙想浙江行”-2020嘉兴市“启航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初赛在我市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围绕“创启未来,立业嘉兴”主题,旨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展示创业创新成果。
【盘点】
市人力社保局聚焦“六稳”“六保”,不断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深入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扎实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妥善解决企业困难。
为了填补疫情期间线下招聘的空白,该局依托嘉兴市首家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开发线上招聘系统。及时回应企业需求,适时增设周末专场,开设急需紧缺岗位专场招聘会和一线普工调剂会。
同时,积极推进就业援助行动,畅通失业保险金申领渠道,为2.98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5219万元。推进失业保险扩围政策精准落地,为3354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240.16万元。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工作,帮助中西部贫困户到我市稳定就业1.06万人。
优成长生态
助推人才发展加速度
【看点】
“目前,我所在的公司正处在办公地点由上海转向平湖的发展过渡期。在平湖能够享受到一套92㎡的温馨小居,这对我来说十分暖心。房租全免,只需支付水电费,这样的租房政策,切实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黄勇兴奋地说。黄勇,博士学历,省级高级人才,同时也是我市钟埭街道浙江康阔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精尖”人才。
【盘点】
人才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市人力社保局一直以做优人才服务来助力区域人才“智库”壮大。拓宽补助资金申报渠道,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全年兑现人才发展资金1.1亿元。启用“人才之家”,搭建“人才服务一件事”平台,累计开展“人才家宴”、项目路演等各类活动110场。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镇街道人才公寓建设,指导6个镇街道开工建设5000余套人才公寓。出台人才公寓租住管理办法,新增人才租房补贴机制,为新招引的大专及以上人员提供600元-2000元不等的住房周转补贴。
聚优质资源
打造人才引育新高地
【看点】
去年7月29日,我市成功在合肥举行第三届“才聚金平湖·引领新崛起”创业创新大赛推介会。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吴忠平向参会人才推介平湖市创业创新坏境和人才政策,围绕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创业成本、创业平台、人才政策等5个方面向到会人才介绍平湖情况,并诚挚邀请这些人才到平湖实地考察、对接项目。
【盘点】
市人力社保局紧盯高层次人才引育,强化专技人才队伍管理。加快推进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嘉兴和平湖领军人才项目培育,通过集中评审、直接认定等方式培育“双千双万”人才4人、嘉兴领军人才26人、平湖领军人才21人。
建立健全技师学院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和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评价试点工作。丰富技能人才培育手段,积极开展项目制培训、以工代训和校企双师带徒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出台培训补贴管理办法,累计支出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4162万元。
抓好基础性人才招引,与浙江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举办网络直播专场40余场。组织13批、120家企业赴西安、武汉、长春等地20所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并邀请15家省外高校来平对接基础性人才合作事宜。
强社保基础
确保参保权益兜底有保障
【看点】
去年8月28日,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开展社保系统省集中培训会,全市各镇街道社保经办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培训中,对省集中操作系统、网报操作系统以及综合参保、养老待遇、工伤待遇等业务经办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示范教学。
【盘点】
市人力社保局深入推进全民参保,重点推动互联网、外卖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参保扩面,稳步推进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全员参加城乡居保。全市本地户籍人员法定参保率达到98.0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达到16%。
在社保经办方面,主动、高效对接省系统上线工作,精细核对并修正迁移数据。简化社保业务办理流程,完成25家“社银合作”网点社保专窗建设,推动21个养老、工伤保险高频事项下放基层便民服务平台,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
在工伤预防处置方面,主动宣传、指导企业提升工伤预防能力,职工重大工伤和工亡事故连续5年年均下降8%。积极梳理工伤事项联办业务流程,探索推动“人员整合”“业务整合”“数据整合”,为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劳动能力鉴定等三项业务顺利整合、实现联办打好基础。
抓规范管理
提升人事工作精细度
【看点】
2020年事业单位笔试处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报考人数远超上年,面临考务和疫情防控双重挑战。为确保考试安全、平稳进行,市人力社保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每个考点均设置防疫副主考1名,抽调卫生防疫专业技术人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到人。
【盘点】
市人力社保局抓好企事业公开招聘,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招聘,配合卫生健康、教育等系统研究出台有关人才引进政策,指导监督卫生健康、教育系统做好校园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和面向社会招聘,共涉及笔试、面试21场,推出计划679个,录用公示328人。
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事前预审办法,指导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办理全市人员交流155人。规范开展岗位设置、聘用审核,为全市41家事业单位办理调整设岗手续,201家事业单位核准认定岗位聘用1566人。同时,坚持规范与激励相结合,落实173个单位共计7300人的工资统发。
筑风险底线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看点】
去年12月29日,全省深化“浙江无欠薪”行动暨“无欠薪”创建先进表彰会在杭州举行,市人力社保局作为嘉兴市唯一的县级部门被评为“无欠薪”县(市、区)建设先进集体。
【盘点】
去年,市人力社保局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线,开通政策咨询热线,处理涉及劳动合同、工资报酬等问题3768个。上门指导企业规范用工管理1985家,组织举办16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会,服务企业1800多家。
开展打造“无欠薪金平湖”城市品牌攻坚行动,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与管理,重点加强省建筑领域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推广应用,组织191名劳资专管员专项培训,促进在建项目落实“无欠薪”管理机制。
抽调业务骨干入驻市矛调中心,深化受理“无差别”、化解“多元化”等机制,推动劳动纠纷治理“最多跑一地”。通过仲裁网络平台、“浙里办”APP等方式开展线上劳动纠纷案件办理,加强与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对复杂案件的沟通衔接,指导企业完善应对风险措施。
强信息化支撑
推动数字人社“最多跑一次”
【看点】
去年,市公交公司人员入驻我市“退休一件事”窗口。群众办理退休时,可以现场办理公交老年卡。企业职工退休保障“一件事”包括退休审批、养老待遇支付、退休医保参保等十五个事项,涉及人力社保、医疗保障等5个部门。
【盘点】
市人力社保局积极推动“数字人社”重点应用建设,高效完成社保、就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行政许可事项审批4个系统向省迁移集中,快速落实新系统业务办理工作。推广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系统应用,平湖市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地形图”信息管理系统进入试运行;推进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二期和线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拓展基层应用场景。
强化政务服务2.0技术支撑,完成政务服务2.0第一批19个事项的配置、终验、上线。迭代升级群众企业“一件事”,启动失业“一件事”迭代升级,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个人创业、工伤处理、多证联办-营利性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办等4个“一件事”改革。
■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冯 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