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加快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二级以上医院发热诊疗区域“三区两通道”改造和独立CT设施设备配置。启动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和其他卫生院发热哨点建设。持续做好对“人”的防控,包括对入境人员、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平返平人员的综合服务和管控,落实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等。持续做好对“物”的防控。着重对境外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消费场所环境和从业人员开展不定期核酸抽检。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八大能力”的提升。
统筹协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续建项目建设。市一院原址扩建项目和新仓镇中心卫生院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中医院迁建项目完成建筑室外装修并启动设备安装,妇保院新建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并启动装修施工。加快新建项目开工。新开工建设市一院公共卫生应急楼、市精卫中心二期项目。加快谋划项目前期。及早确定广陈、林埭卫生院和开发区医院的选址,并启动项目建议书、立项等前期工作;启动市一院三期的前期工作。
多管齐下加大人才招引
多渠道招引。加大卫技人才的招聘引进,每年确保新增200人以上。柔性化引才。通过医疗合作、建立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柔性引进高端医学人才,每年稳定在100人以上。骨干型培养。通过上挂、下派、进修、导师制等形式每年培养100名以上中青年技术骨干。
自我增压持续深化改革
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改革。完善和健全医共体全-专科联合门诊和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大药品、医用耗材的控费力度。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和应用;探索医养结合工作平湖模式。
抢抓机遇强化能力提升
推进医疗卫生长三角一体化。深化与长三角大医院和专家的合作,计划年内新增医疗合作项目5个以上。推进市级医院提档升级。市一院以成功创建三乙等级综合医院为目标,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重点学科。市中医院以三级乙等中医院复评成功为目标,做强中医特色,做优特色专科。推进区域医学中心建设。筹划新建肿瘤中心、儿童医学中心等,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坚持不懈完善院前急救
增加医疗救护车辆配置。年内新增救护车4辆,全市配置救护车辆总数达到20辆。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每个急救单元增配1名护士;年内新增新埭、独山港两个急救车辆首发点。深化院前急救医疗合作。加强“金嘉平”院前急救医疗合作,提升创伤、胸痛、卒中救治能力。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完善急救、急诊、重症三岗轮转培养机制。
持之以恒优化民生服务
建设健康驿站。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村文化礼堂,在全市有关村社区建设健康驿站。实施筛查项目。继续实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和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优化计生服务。推进“暖心家园”三级网络建设,在各镇街道建设“暖心乐园”,10个村社区建设“暖心驿站”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