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2版:聚焦平湖两会

夯实全民“健康基石”提升民生福祉

慎终如始砥砺前行 推进健康平湖建设

这一年,战疫情、守家园,他们践行健康卫士的使命,唱响一曲曲撼动人心的战歌;

这一年,抓建设、谋发展,他们拿出大干快上的气魄,推出一项项惠民利民的举措;

这一年,强改革、促提升,他们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定格一次次量质并举的飞跃……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回应群众对卫生健康的关切,2020年,市卫生健康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以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驰而不息推动卫生健康系统大建设、大改革、大提升,在“健康浙江”建设考核和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中,平湖获得了“双优秀”的佳绩,交出了一份“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答卷,为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新崛起之城贡献了卫生健康力量。

聚焦“疫情防控”

筑牢严密防线

【看点】

剪掉乌黑的长发,带上匆忙备好的行李,坐上“逆行”的大巴,奔赴抗疫最前线……去年2月9日,我市第二批6名医务人员在接到驰援湖北的出征令后,火速集结,踏上一线抗击疫情的征途。

去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市卫生健康局吹响战斗“集结号”,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并先后派出14名医务人员援鄂、驻沪、援疆抗疫,在抗疫前线留下了红船旁儿女勇猛精进的担当和风采。

【盘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市卫生健康局举全系统之力,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判疫情形势,严格疫情报告程序,迅速落实分级精准防控,构筑起精密智控、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紧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原则,突出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完善,构建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并以“管理创新”为切入口,进一步巩固延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医防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局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医共体公共卫生专员和联络员、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和医共体公共卫生指导服务团队等“一室二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机制,推动公共卫生与医共体深度融合。

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该局坚持慎始如终不放松,如对重点人群实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全免费,又如按上级要求对上海入境来浙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检测工作,实现闭环管控。全市未出现疫情本地传播和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牢牢守住了“零传播、零死亡、零感染”的底线。

在坚持做好防疫工作的大前提下,市卫生健康局切实助力复工复产。朝着“两手硬、两战赢”的目标,该局在“统筹”上下功夫、在“精准”上做文章,以“三服务”活动为抓手,积极投身驻企、驻校健康指导,累计出动医务人员30903人次,为5296家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健康指导;派出87名驻校健康指导员,为106所学校(幼儿园)做好复学复课健康指导。

围绕“健康建设”

铺就惠民道路

【看点】

去年12月底,位于新华路西侧、南环路南侧、金平湖大道东侧的市中医院迁建项目,顺利完成了主体结构中间验收和优质结构验收。另外,装修安装工程也已完成25%。据了解,该项目去年全年完成投资额1.92亿元,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工程形象进度目标及投资目标。

不仅仅是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去年市卫生健康局全力推进卫生健康项目建设,坚决克服疫情对项目复工带来的影响。截至去年年底,市一院、市中医院和市妇保院3个项目共完成投资4.4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进度目标及投资目标,为深化新医改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盘点】

随着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此,市卫生健康局以“大建设”破题,用优质健康资源为群众健康护航,为幸福民生助力。

一方面,该局抓住深化医改机遇期,医共体内涵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市一院医共体和中医院医共体建设改革年度综合考核获得省级优秀。协同医保部门全面实施县域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住院医疗服务按DRGs点数法付费也得到全面推行,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基本形成,逐步实现了医保基金从“保疾病”转变为“保健康”。搭载加快医共体建设的“东风”,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年内医共体成员单位新增胃镜和肠镜、心脏超声、PICC护理等项目,大大强化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据统计,去年全市基层就诊率为73.36%,县域内就诊率达90.20%。

另一方面,出台新一轮卫生人才新政,创新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大幅提升引进“三高”人才(高端人才、高职称人才、高学历人才)奖励金和购房补贴力度,全年兑现卫技人才专项资金300万元;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全年招聘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3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21名,副高职称以上人才14名,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强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大健康工作走向纵深。去年,我市进一步完善三级平台服务网络,设立5个精神卫生专科门诊和1个心理咨询门诊,并建立24小时心理援助公益热线,提高群众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不止于此,依托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开设“金平湖讲坛”、创建“健心”政协委员会客厅等,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并行,有效缓解了社会公众因疫情产生的不良情绪,出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还得到了嘉兴市领导批示肯定。

深化“改革攻坚”

催生盈枝硕果

【看点】

去年4月1日,新埭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病区正式启用,设床位27张,这是我市公立医疗机构首个医养结合病区,也是开启居民养老新模式的实践之一。“这里的环境很不错,身体不舒服有医生和护士照看,住着很舒心,家里人也满意。”宋阿婆是该院医养结合病区的第一批病患,入住以来经过悉心治疗和照料,原先依靠轮椅行走的她已经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使用助步器单独行走。

截至去年年底,该院医养结合病区共收治老人133人次,在医护人员和护工们的精心照料与管理下,身体均有一定程度的康复。

【盘点】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一场疫情在给卫生健康部门带来考验的同时,也催促着卫生健康领域深化改革攻坚,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

聚焦主责主业,去年市卫生健康局全力以赴开拓进取,跑出了卫生健康改革攻坚的“加速度”:158个病种统一纳入日间手术医保结算管理;在全省“双下沉”合作单位中率先开启5G远程视频实战模式;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到58.61%……一项项改革硕果惠及广大群众。同时,以“智慧医疗”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力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去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群众就医体验持续得到提升,也为铸造金平湖“五心”服务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市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结果显示,平湖市以96.7分列全省第8位,较上年度提升16个位次。去年我市又出台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目标,根据省深化医改“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工作任务清单进行责任分解和指标分析,提速提质改革步伐。从去年12月10日起,我市还实施了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年度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7%,门急诊、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分别为4.81%、4.01%,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1.61%,同比增长1.04,均达到“健康浙江”考核要求。

除此以外,医养结合试点改革和公立医疗机构老年养护、安宁疗护专科病区等一批试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其中钟埭街道、曹桥街道和独山港镇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病区均在有序建设中。各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医务室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推进,全市首个医养结合机构已开始运行,至去年年底全市符合条件的其余8家公办养老机构均已实现医务室建设全覆盖。

实现“服务提升”

护航全民健康

【看点】

去年12月16日,平湖市首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平湖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在市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进入了实质性、规范化的实施阶段。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是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加快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去年我市出台了《平湖市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同时,市卫生健康局还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公共场所母婴建成率达100%,切实从实际出发满足广大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期待和需求。

【盘点】

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不懈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接沪融杭,持续深化与长三角大医院及专家的现有合作,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去年新增与沪杭名院合作项目12个(新成立沪杭专家平湖工作室5个),柔性引进沪杭专家20名,引进新技术23项。目前全系统共柔性引进沪杭专家117名;每周有69位沪杭专家来平开展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全年沪杭专家门诊、会诊病人及手术29738例次,其中会诊手术1402例、同比增长38%。去年市一院挂牌成立“杭州医学院附属平湖医院”,举办2020“金—嘉—平”院前急救技能竞赛,联合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疫情联防联控、长三角五地基层临床技能竞赛等,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健康至上的原则,市卫生健康局深入推动“厕所革命”,加快农村卫生户厕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去年完成新建改建卫生户厕483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实现建设、验收、归档三个“百分之百”。其间广泛开展“双签双告知”工作,全市共签订《居民出租房屋卫生户厕建设的告知承诺书》7103份,《承租户履租承诺书》13063份,基本做到面上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助医服务水平,去年市卫生健康局指导各镇街道从低保、低保边缘户中排摸出行动不便的178名老人作为助医服务重点对象,签约服务168人,签约率94.38%。并在原有“10+1”签约服务包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对有包扎、拆线、换药等特殊需求的再给予定制服务。由医共体专家和签约家庭医生等组成医防融合的全专科签约团队,联合开展入户服务,进一步提升其健康保障水平。

守护群众健康,离不开持续提升的贴心服务。去年市卫生健康局深化人口家庭服务,积极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并成功入选。深入推行计划生育家庭系列保险,在嘉兴市率先将符合条件的106764名独生子女父母纳入平安保险范围,进一步提高了计生家庭保险服务和保障能力,为计生家庭的幸福保驾护航。

■记者 汤智娟 通讯员 赵勤仙

2021-02-25 慎终如始砥砺前行 推进健康平湖建设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94837.html 1 3 夯实全民“健康基石”提升民生福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