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晓伟
【实事项目】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项目
【民生现场】近日,记者来到龙湫湾小区,在晚上的投放时间内看到小区居民们在专职劝导员的指导下有序地分类投放垃圾。只见居民们拿着两袋分好类的生活垃圾来到“定时定点”投放站,经专职劝导员检查合格后,把分类积分卡在智能垃圾箱上扫一下,待箱门打开后,先把绿色垃圾袋丢进易腐垃圾桶,再把灰色垃圾袋丢进了其他垃圾桶。
此外,一座设备齐全、造型别致的“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也非常吸睛。这座投放站位于小区中间位置,既在大多数居民进出小区的必经之路旁,也不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影响,投放站的设计也和小区整体环境协调。投放站里配备了一套智能可回收物回收设备、一个智能发袋机、两套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智能投放设备和一个有害垃圾收集箱,还设置了洗手盆和监控设施,使之具备了智能投放、防晒、防雨、照明、监控、冲洗、称重、宣传等功能。原本在小区随处可见的垃圾桶都集中到了投放站内,小区内不见垃圾不见桶,垃圾满溢、不分类的现象也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洁美观的投放站和极高的分类准确率。
【民生报表】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而小区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战场,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为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今年我市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项目列入了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创建了15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按照要建成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中优质小区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市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我市提出了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在满足《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价标准》基础上,必须满足“智能化”和“CJ-3122”要求,更高标准提升小区整体环境水平。“我们通过撤点建站,实施定点投放、定时开放、定人管理等方式,同时还配备了专职劝导员站前督导、每袋检查,实现了看不见垃圾看不见垃圾桶,垃圾小区不过夜,小区垃圾分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市分类办常务副主任王跃平说,目前我市15个创建小区全部按照相关标准完成了创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达到了100%,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接下来在硬件设施齐全的情况下,我们要继续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入户指导和培训,加强线上宣传与线下互动和宣传氛围的营造,持续提高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前端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稳定的分类习惯。”王跃平说。
【百姓点赞】张炜:以前小区里垃圾桶满溢、臭味散发等现象经常出现,现在既看不见垃圾也看不见垃圾桶,清运也很及时,小区环境明显改善,居民们现在都认可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