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1度 经济创新

强化用能保障 赋能项目推进

今年3月,独山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落户于我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5月,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在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正式签约落地。疫情防控期间,两大超百亿项目相继落户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和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两大经济主平台,彰显了我市经济发展主平台的磁吸效应,更是我市新材料和数字经济两大主导产业向前迈出的坚实一步,必将引领着越来越多的相关产业投资平湖、落户平湖。

项目的落户,用地、能耗等指标缺一不可。两大超百亿项目的顺利落地,就有赖于我市能耗的保障。作为牵头部门,市发改局下接地气,详细了解项目的能耗需求,使工作开展有的放矢;上接天线,多次跑嘉兴、省里进行沟通对接,最大程度争取政策支持。在市发改局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如今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一期)和独山能源年产400万吨PTA及210万吨智能化、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一体化项目,这两个项目已列入2020年第一批省重大项目用能需求计划,总计获得省里能耗49.34万吨标准煤的能耗指标支持,支持力度位列全省各县(市、区)第二,这也是平湖能耗争取工作有史以来实现的最大突破。今年8月,我市又开始了第二批能源项目申报工作。

强化环境容量保障,平湖既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不断向上争取,又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探索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正是平湖保障排污指标的重大创新。近年来,我市制定《平湖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办法》,通过实施污染减排、腾退“低散乱污”、强化富余排污权回购等措施盘活存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排污权利用效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储备环境容量。

“上一年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第一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调整亮起了‘绿灯’。”市生态环境分局总工程师吴惠斌说。据悉,2019年,我市环境空气优良率89%,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6微克,同比改善18.75%,排名嘉兴第一。环境空气质量的提升,为我市节能减排提供了更灵活的操作性。今年起,我市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采用了灵活度更高的政策。“以往我们要求新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排放总量与削减替代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2,现在我们是分行业、分种类对污染物平衡比例进行适当优化,从而达到严格把控和精准服务的双重目的。”吴惠斌说。

节能减排和GDP增长,从来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而是统一辩证关系,这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层次意义。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向上争取能耗指标和向下完善减排政策相结合,大力推进“绿色GDP”建设,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正在平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兴起,引领着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着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11-2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64601.html 1 3 强化用能保障 赋能项目推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