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从“三人普”到“七人普”

老普查员眼中的变与不变

■记 者 翁辰辰

通讯员 徐冰艳

本报讯 一大早,钟埭街道永兴社区人口普查工作指导员兼普查员柴卫忠又忙上了。

“最近这段时间刚做完短表调查,一般都要忙到晚上,有问题就要随时修改。”柴卫忠说,他是人口普查的老兵了。从1982年到2020年,从“三人普”到“七人普”,跨越近40年,他亲历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也以这样的方式记录着时代变迁。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的时候,柴卫忠正在当时的白马乡生产大队担任会计,由于村里急缺普查员,柴卫忠又识些字,就被临时选去参加普查工作了。那时普查员总共才5个人,调查项目也很少,有姓名、年龄、成分等几项。“之前就是普通的调查表,后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了更详细的长表,行业多了领域多了,填报的内容肯定也更详细了。”柴卫忠说。

虽然工作岗位有变动,但是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柴卫忠连续参与了此后的4届人口普查工作。现在,他已年近七旬,但还是主动报名参与。

和以往不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也借助信息设备进行大数据的管理,这样一来数据记录更规范、后续数据利用更便利,但是这对于像柴卫忠这样的普查员来说,无疑又加大了难度。“以前都是用笔进行普查,这次都是用终端设备,比起年轻人来说总归要慢一点,那就是慢慢学。”柴卫忠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的心没有老,希望自己还能为社会做一点事,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从“三人普”到“七人普”,柴卫忠仍然坚守在人口普查工作的一线,他在普查工作中变的是方法和方式,不变的是耐心、细心和精益求精。作为“元老级”的普查员,柴卫忠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负责普查的网格也是十分熟悉,但是柴卫忠依然像第一次参与人普那样认真。对柴卫忠来说,好办法就是勤跑,到实地去看。

2020-11-17 从“三人普”到“七人普”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9203.html 1 3 老普查员眼中的变与不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