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本报讯 近日,船户韦小兵将自己的货船停泊到平湖市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的虹霓码头后,趁着船上货物卸载的工夫,他将跑船期间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投放到了码头的垃圾分类投放处。
和以往扔垃圾不同的是,在扔垃圾前,他特意打开了手机上的“船E行”小程序,扫了扫投放处的二维码,而后又给垃圾拍照,在“船E行”上填写投放污染物的数量、船舶名称、分类等信息,这才完成垃圾投放。“以前跑远路,船上垃圾找不到可以扔的地方。用了‘船E行’后就可以查找、预约,现在跑远路的话扔垃圾方便多了。”韦小兵高兴地说,安装“船E行”,是方便船户的实事。
除了记录具体投放过程,“船E行”系统还具有预约污染物排放等功能,有了它,船员跑船时,沿线污染物接收处置资源一目了然。同时,“船E行”系统具有污染物接收单位的调度接收、监管单位的联合监管和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等功能,支持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洗舱水等多种水污染物申请、接收、转运、处置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这边船员投放垃圾,相关单位便能通过系统知晓全过程。
“以前船户投放垃圾都是进行纸质登记,投放数据等实施情况是无法掌握的。”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水上一分队副队长朱建生说,现在通过这个系统,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了实施投放的情况,各相关部门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可视化监管到投放信息。
“船E行”系统包含船舶预约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接收单位的调度接收、城市转运处置、监管单位的联合监管和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等功能,向船舶和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单位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对船舶水污染物从接收到最后处置的全过程、全轨迹进行数据采集留痕,可追溯、可查证,依托系统产生的大数据还可对船舶水污染物产生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具有服务全智能、监管全覆盖、信息全共享、数据全可视的显著特点。
交通、海事、港航、住建、生态环境等监管部门则通过该系统,可对船舶水污染物的存量、交付转运以及码头污染物存储量、接收单位服务质量进行实时可视化动态监管,为全面从严执法,加强内河船舶污染防治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