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平湖农合联

“三位一体”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再现新成效

农合联(供销社)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杨洁洁

先后获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和全国金扁担改革贡献奖等荣誉,连续7年获得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县(市)称号,连续4年获得嘉兴市乡村振兴(城乡统筹)考核第一……一系列的荣誉,见证着平湖在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效。

“65年前,毛泽东同志对平湖新仓供销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一事作出重要批示,‘新仓经验’由此诞生,并开始享誉全国。身处‘新仓经验’发源地、‘三位一体’萌发地、‘乡村振兴’先行地的市农合联(供销社),近年来不断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抓住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持续打造为农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加强为农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三农’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示范市建设,有力推动了‘三农’工作大发展。”市农合联(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邬妤琼说。

推进农合联体制化创新

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

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2008年新仓镇组建了全省首个基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随后其他镇街道也陆续进行了农合联组建,并于当年率先实现了市、镇街道两级农合联组织全覆盖,目前已有会员478个。

2016年,我市积极探索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承接了指导管理服务、信用担保、种子经营、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机推广、互助保险等6大职能,农合联服务体系实现提档升级。在此基础上,去年创新发展党建引领下的合作升级版,在各基层农合联成立综合党委,为基层为农服务注入党建活力。

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农合联的实体化运作,围绕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三大核心业务,建成了嘉兴市首个一站式为农服务窗口——平湖市农合联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并以此为核心,同步建成了5个区域性分中心,将服务辐射至全市,为农民们提供窗口式、一站式服务。

在市、镇街道两级覆盖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市农合联(供销社)进一步织密为农服务网络,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内、步行20分钟内”的标准,2009年我市实现了全市73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为农户提供农资配送、农产品预约销售、小额信贷等定制化服务。

加速农合联体制化激活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2018年,市农合联(供销社)出台了《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意见》,通过农民合作联合的方式,积极构建块状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已组建农户专业合作社496家,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9家。全市联结基地16.4万亩,辐射农户6.89万户。与此同时,结合农资实名制改革工作,对农资企业、销售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全面实施网点入库、刷脸实名制购买、农资使用、农资废弃包装物回收流程全记录,实现了农资“进-销-用-回”闭环数字化管理,确保全程可追溯。

为进一步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更好地服务“三农”,市农合联(供销社)采取线上与线下互动、虚拟与实体结合的方式,探索农产品新零售和新配送模式,着力打造了集“金平湖品牌智慧物联中心+智慧零售生鲜门店+无人零售网点+无接触式云冷柜+新能源氢能冷链智慧配送”于一体的物联体系。去年,农批市场及其他农业主体供沪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农合联(供销社)在全省首创全品类、全自营、全链条、全保障、全覆盖的“金平湖鲜到家”掌上菜场,并将服务模式向周边县市输出,打造“鲜到家族”总平台,建成了区域内首家农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市品牌授权主体提供农产品检测、质量追溯、新零售辅导等全流程精准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山海协作”流通服务输出,今年以来先后与周边的海盐县以及浙南的松阳县签订合作协议,在当地组建“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股份制公司,实现了生产端优质农产品互通,流通端配送模式共享,消费端市场共有。

此外,市农合联(供销社)以信用合作为重点,通过内联外引协同推动信用合作。内联上,在全省率先试水社员、服务、资金“三封闭”运行的互助金融模式,成立了全省供销系统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放贷2.44亿元,首创了担保型农村资金互助会,成立农村新型金融互助会6家,累计提供贷款担保8200万元,形成了覆盖全市的“1+6”金融互助网络。在原有自建担保体系基础上,又依托省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平台,进一步加大农信担保力度,今年以来已为142个农业主体提供担保服务。

外引上,市农合联(供销社)又与平湖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评级。目前,全市有58家专业合作社最高获得了3A信用等级,授信额度达到1.2亿元。随着涉农金融服务类别进一步扩大,截至上半年,我市金融涉农信贷余额累计达780亿元。

加快农合联数字化转型

“三位一体”新内涵不断丰富

近日,嘉兴市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会上举行了全国首个县域数字农合联——金服在线启动发布仪式。平湖市副市长沈志凤就数字农合联建设情况作了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三位一体”改革过程中,面临产业体系庞大化、会员主体多样化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平湖数字农合联”应运而生。“平湖数字农合联”立足全平台农业数据采集、共享和云计算,以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合作为基本服务功能,构建数字化为农服务在线体系,推进农合联数字化转型,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有效的服务。目前,已在全市规模主体中进行推广应用,“三位一体”数字化服务实现全覆盖,接下来将在嘉兴市域推广,并在总结提升后向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挥农合联“大联合”的优势,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制定并发布了蘑菇、芦笋、西瓜、大米4个“金平湖”产品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认证,同步健全了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全过程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在此基础上,积极建设物联网生产基地、信息化农资网点、智慧化物流体系、智能化销售终端等数字农合联应用场景,综合应用农事作业、农资使用、农残检测、农废回收、物流跟踪等全链条数据,实现全品类一码追溯,形成了农产品数字化追溯标准。

此外,市农合联(供销社)积极整合现有农业品牌资源,打造“金平湖”农产品区域品牌。2017年11月,“金平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上海正式发布,目前共有32家授权使用主体,涵盖蘑菇、芦笋、稻米、葡萄、水产等主要产业,将农产品从“多而散、小而弱”向“简而精、大而强”转变,进一步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形成品牌经济。据了解,自品牌创建以来,已实现农产品销售近10亿元,溢价率达20%,为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标准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20-11-12 农合联(供销社)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7495.html 1 3 “三位一体”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再现新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