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线网再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再完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再提升……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百姓,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形象,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推进民生共享工程进度,全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准点、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推动全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公共交通线网再优化
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全市公交发展质量和服务效能,实现公交服务均等化。今年该局更是研究制订了《2020年公交“1230”工程实施方案》,努力做到让城市、城乡实现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公交线网。
“为全面实施此方案,我们按照‘早晚高峰时段运行间隔城市公交主线10分钟左右,城乡公交主线20分钟左右,农村公交支线30分钟左右’的要求,分层次建设网络、分类别设置线路、分时段优化班次。”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建峰介绍说,目前通过新开线路、增加车辆、增加班次等多种方式,共涉及线路44条,更加方便百姓出行,进一步提升了公交出行速度和运行效率,缩短了市民候车时间。
“原来去廊下还要先坐车到新仓,然后再从新仓转乘,十分麻烦。现在315路公交车延伸到了全塘客运站,我到廊下去很方便,都不用绕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家住独山港镇星华村社区的汤阿姨高兴地说。此次315路省际毗邻公交线路的调整,更加方便了我市新仓、全塘以及上海金山区廊下周边居民的日常交通出行。同时,今年8月市交通运输局开通了首条微公交线路微1路,其线路和班次根据学生的上下学出行时间来设计安排,主要解决了东湖中学、交通学校、当湖中学、稚川幼儿园、实验小学毓秀校区等学校学生出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新开通的307路、308路公交更是满足了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出行需求。另外,考虑到部分驾驶员日营运里程过长的问题,在线路总班次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车辆,为驾驶员减负。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路公交大环线20路预计将于12月上旬开通,这意味着“一纵(18路)一横(19路)一环(20路)”3条公交快线全部落实。公交20路从客运中心经过新华路、胜利路、东方快速路,通过东方大桥进入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开发区西部经过城南路、梅园路回到汽车客运中心。平湖所有的公交站场、商贸综合体、医院都得到了串联,更加方便了百姓的出行、购物、就医等。
此外,交通运输局还计划于今年新增1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即城乡公交310路,起点在我市新仓,终点站设在上海金山塔港村,这将进一步拉近平沪两地群众的交流融合,在接轨上海的浪潮中,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再完善
为不断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改善市民出行环境,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通过资源合理利用和统一调配,加大了公交车辆更新置换力度。同时,通过集约化绿色发展,有效降低了整体能耗和运营成本。“根据市政府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工作要求,预计今年年底前还将更新采购氢能公交车14辆,力争开通一条氢能公交示范线,公交车将进入更环保、更节能的时代。”黄建峰说。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辆,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2辆,其中8.5米纯电动公交车22辆、5.9米纯电动公交车7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2%以上。
“以前出门想骑自行车还要带卡,十分不便,有时候走在路上想骑车,身上没带卡都不能骑。现在升级之后方便多了,手机扫码就行,而且上下班高峰期不用再担心无车租用或者站点满车无法还车的情况,租用公共自行车更便利了。”当湖街道的张女士说。
自行车作为“绿色出行”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今年,市交通运输局新建并投入使用30个公共自行车单车驿站,新型单车驿站采取“无桩化”建设,站点建设难度大幅降低,不再需要通电通网,利用电子围栏技术,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基本达到了即建即享。同时,单车驿站实现了公共自行车站点从“有桩”变“无桩”,在兼容刷卡借车功能的同时,也能像共享单车一样“扫码即用”,对广大市民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倡导了绿色出行理念,优化了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
除了公共自行车,公交出行也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今年,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了35个公交候车亭。而此次公交站点的建设,其功能从原先的遮风挡雨增加了公交线路到站信息提醒、便民信息发布、视频监控、免费无线WiFi网络等功能,充分考虑到了候车人群的需求。目前城乡道路上的候车亭已全部建设完毕。其中,城市公交候车亭上还将安装新款的智能电子站牌,配置65寸触摸液晶屏,站牌采用嵌入式安装,与候车亭融为一体。新款65寸电子站牌对原有公交电子站牌的显示系统进行了升级,能实现车辆到站预报、线路查询、公众信息发布、触摸交互、站台监控等功能,让公交信息实时查询更加直观、准确、便捷,也达到了增加文明宣传阵地、树立城市形象的良好效果。
公共交通场站设施再提升
今年,平湖汽车客运中心通过排摸现有场站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在细节上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为旅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包括站前广场新增网约车专用停车位、换乘走廊增设三处配置空调的临时候车室、三处第三卫生间增设婴儿护理台,充分做到了为乘客着想。在客运中心候车大厅,有一间总面积约50平方米的母婴候车厅,用窗帘隔离了三间独立哺乳区域,可供三位妈妈同时进行哺乳。同时,在原有的基本配置上,增加了呼叫设备和洗手台热水装置,满足了目标群体的实际需求。
除了完善已有的客运中心外,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增强公交营运生产保障能力为宗旨,全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此次,经开客运站投资1.61亿元,总建筑面积14287.61平方米,按二级客运车站标准设计。目前主体已完工,准备进行内部装修。经开客运站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我市西北部城区的公交场站紧缺情况,有利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线网的优化布局,大大改善了我市城市交通环境。
同时,正在建设中的新仓客运站,总建筑面积6860平方米,总投资约4960万元,按三级客运站标准设计,计划2021年5月竣工。该客运站最高可聚集旅客600人,配置7辆公交车发车位,12辆公交车候车位,小型车车位地面11辆、地下99辆及104辆非机动车位。新仓客运站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公交枢纽设置,织密全市的公交网络,扩大公交线网的辐射面,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供交通便利。另外,南市新区公共停车场、东方路公交首末站迁建项目也都在积极落实推动中,为全市公共交通运营提供保障,为市民出行做好服务。
■记 者 金圆忆
通讯员 胡平健 陈晓逸 孙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