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心者:孙林(新仓镇政府食堂负责人)
“粮”心事:机关食堂里的“量身定制”
从之前的“吃不完就倒掉”到如今的“按需所取,光盘行动”,我可算是真正的见证者。我在新仓镇政府食堂工作了30年,以前看成桶成桶的剩饭剩菜被倒掉,我这个和粮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乡下人时常于心不忍,但因为是集体单位,我也不能多说,现在看到大家都能自觉节约粮食,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之前我们食堂从采购到制作、烹饪,再到餐食和垃圾处理就已实现全链条管理,新鲜肉菜都是当天采购,剩饭剩菜都是当天处理,决不让职工吃隔夜菜是我们的第一准则。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每天就餐人数不定、没控制好采购量和烹制菜品量等一系列原因都会导致许多烧好的鸡鸭鱼肉动都没动过就被倒掉,浪费十分严重,看着就心疼。
我观察许久,浪费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家“拿得多,吃不完”,于是今年9月初,我和镇里的领导们共同商量着为食堂新加“小份菜”供应。在取餐窗口,“小份菜”和“整份菜”均摆放在一起,但在量上会有明显区别。就餐人员可以按需选择,并且在用餐过程中发现小份菜不够吃,还可以到窗口免费再领取一份。这样实施的结果就是经常会有职员说我“抠门”,为了几两菜“斤斤计较”,但我丝毫不介意。因为实行“小份菜”之后,我就拥有了更多剩余原材料,这些新鲜的食材我就能用于晚餐和第二天的使用。于是这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光是食材采购金额就比之前少了1至2万元,按照这个趋势,一年能省十几万元,这可是肉眼可见的“真金白银”呢。既避免了食材浪费,又为政府降低了成本,在我看来,是一桩两全其美的好事。
在推出大小份后,单位里的有些职员就向我提意见说,食堂里的饭菜有点油腻,能不能推出几款清淡点的瘦身餐。我寻思着“爱吃才会光”,于是我就跑去各个镇街道的食堂作市场调研,并上报领导审批。获得认可后,我就马不停蹄地研发出了专为瘦身人士“量身定制”的减脂餐,有粗粮、水果、蔬菜等,营养搭配齐全,色香味俱全。每天限量15份,产品一经推出,供不应求。
现在我们食堂为了厉行节约,不断“推陈出新”,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不同形式的菜品,说实话工作量比之前大了许多,我每天要根据剩余的食材不断调整菜单,厨师们也要常规菜和减脂餐“两手抓”,后勤帮厨们在分餐时要按“大小份”装。有时用餐高峰期,我还会和镇里的纪委工作人员站在食堂里,做小小“监督员”,工作比之前忙碌多了,但看到大家都不再是“眼大肚小”,看到泔水桶都“吃不饱了”,想着这中间也有我的一份小小功劳,我心里就美滋滋的。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郑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