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距离5月7日参加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破难扶企对接会已过去5个多月,但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人事总务部长、执行役员、党委书记李镝还是对此记忆深刻。李镝记忆深刻,不仅是因为她觉得破难扶企对接会形式新颖,创造了政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最关键的还在于这场破难扶企对接会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受疫情影响,客户没有办法开展线下作业,所以对机床线上培训、线上检测、线上维修,甚至线上操控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希望政府能帮助我们开拓线上培训、操控、销售等新模式。”李镝说,这是当时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没想到她一说完就得到了市商务局的细致解答。“我们刚才咨询了省国际电子商务研究院,企业要拓宽线上销售模式的话,建议B2B模式,利用阿里巴巴的1688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和采购……”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的一席话,让李镝吃了一颗“定心丸”。后来,市商务局与李镝他们进行了后续沟通,不断为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模式出谋划策。
当天,李镝提出了生产销售的有关问题,而来自平湖康达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冯建方,作为公司人事副部长,则提出了在企业周边增设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的建议,同样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的当场解答。“与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坐着,我们把心里想说的都说出来,他们也不避难,能解决的直接给予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也给出了合理解释,这很让我们信服。”冯建方点赞道。在那场破难扶企对接会上,共有包括津上精密、康达智精密在内的14家企业参加,提出了融资、科技申报、子女就学等在内的10余个问题,均得到了现场职能部门的解决或解答。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很多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非常之时,就要下非常之功。市委组织部积极深化落实省委组织部“助企八条”,整合发改、经信、科技、人社、商务等部门服务资源,组建涉企党组织服务联盟,以破难扶企对接会的形式,将部门服务下沉到全市企业、项目一线,真正帮企业、项目想实招、解难题。
一场场破难扶企对接会,形式是对接,关键是破难,目的是扶企。截至目前,我市已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等全市经济发展主平台,长城汽车、东郁果业等重大项目现场,召开过多次破难扶企对接会。除了定期召开破难扶企对接会外,涉企党组织服务联盟成员还实行每周三坐班问诊,以及全天候开通“96871”企业服务热线,实现问题无缝对接。今年以来,已累计收到企业问题4026个,办结4020个,办结率99.85%。
如果说一场对接会、一通电话、一次问诊,解决的是个别企业、个别项目的个性问题,那么平湖进一步拓展“破难扶企”四个字的外延和内涵,专门组建“转型升级难”“融资贷款难”“稳企稳岗难”“市场拓展难”“服务保障难”等五个工作协调专班,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难题。比如,“稳企稳岗难”协调专班,根据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属性,组织13个农业主体与当地产业工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了嘉兴市首份农业产业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稳定了200余名劳动力。
破难扶企对接会,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工作导向,通过组织赋能实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不仅考验了平湖各级干部,扫除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更彰显了党组织领导力,“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平湖企业化危为机、创新发展的最大保障与动力。
■记者 胡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