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旗袍、“粹”及勇士之心

□ 风 荷

五月底,经典悦读小组一起共读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去的那天犹豫着要不要穿旗袍,但初夏时节,热与凉有点飘忽不定,囿于自己腰椎、颈椎的病痛,怕一着凉愈加严重,也就作罢。

读书活动定在邹邹老师的“无”工作室里。不大的空间,布置得很是温馨、怡人,窗前,有她亲手染的蓝印花布窗帘、抱枕,还有大小不同的花布装饰画,很适合阅读,也有一股古典风。我的《小团圆》封面是大红的牡丹花,封底是大红的凤凰,民族风味十足。配上这样的阅读环境,如果一群穿着旗袍的女子凑在一起秉书而读,在初夏微醺的午后会有时光倒流的恍惚。

可一起来共读的书友中并没有人穿旗袍,好像有点辜负了这样的雅兴。

而张爱玲是极喜欢旗袍的,也屡屡把旗袍穿出万种风情。那张“张迷”们熟悉的照片,双手叉腰,微昂的头颅,上扬的眉目和唇角,欲说还休,暗含着某种喜悦,有着女子的内敛和含蓄,极度地倾国倾城。喜爱旗袍的张爱玲也把旗袍浓缩在她的作品中,在文字里裹挟着世事沧桑和人生悲凉,正如她自己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其实许多女人如张爱玲般,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旗袍情结的。一袭旗袍,承载着诸多生活的雅致和暗香,掩映在时光的流影里。

“粹”的字面意思有二:一是纯一,不杂。二是精华。日本著名哲学家九鬼周造的《“粹”的构造》,则剖析日本江户时代的审美观,认为“粹”这种意境,“是一个带有显著民族色彩的日语词汇”。

九鬼周造把“粹”的表征分为三类:一是媚态(美艳),二是傲气(骨气),三是达观(洗练),凡事凡物到达这三个境界,就是有着丰富色彩的意识现象——“粹”。他说:“在命运的安排下获得洒脱的媚态,能够清高地自由生存,这就是‘粹’……‘粹’必须是优美的,而且必定抱有一种淡泊、痛快、潇洒的心境……‘粹’中还包含着活力四射的武士道的精‘粹’。”

九鬼周造认为身穿轻薄的织物、出浴后的姿态、杨柳细腰的窈窕身姿、“露颈”的和服穿法等,都是“粹”的自然表现。那么,中国传统的旗袍就与这样的“粹”有点格格不入了。旗袍以含蓄的方式,把东方女子的传统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流泻着孤傲、柔性的气质,尽显女性的婀娜、妩媚。只是,“粹”在表情上,“眼睛、嘴、脸颊等部位必须有张有弛”,这一点,两者之间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琴是个柔情的女子,却继承着一家传统制造业的家族企业,每天面对的几乎都是冰冷而大型的锻件。但她骨子里却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总是曳地长裙,裙裾飞扬。有时,她如风一般飘然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国度,也行走在乡间宁静的家园,更沉浸于广阔而无垠的书海中,不断追寻、探索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她说:“我追求的是一颗勇士之心。”

作为一名企业家,她每天在商海中拼搏,但又一直拿笔不断耕耘,寻求内心的欢愉与丰盈。年初,她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书写营,坚持每天清晨5点多钟起床,写作一个小时,在书写中锤炼自己的意志,用文字这把“利剑”直面灵魂、修炼自我,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而她觉得最大的收获和意义是能自利也能利他,她经常与写作营的朋友们线上交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各自的修行和能量。她用文字与同样爱好写作的朋友们一起共鸣,更不断挑战自己,向着更好的自我、更高的目标一路前行。

曾看到琴主持女企业家联欢晚会时的照片,身穿旗袍的她温婉、大方,有着企业家的干练,更多的是女子的知性与优雅,似乎汇聚了九鬼周造所推崇的“粹”的媚态、傲气和达观,闪耀着特有的人格魅力。

可我又常想,像琴这样爱穿旗袍却又有着勇士之心的中国女子,或许早已颠覆了九鬼周造关于“粹”的传统并越来越自信而仪态万方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人生之路上……

2020-07-07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94289.html 1 3 旗袍、“粹”及勇士之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