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婷 通讯员 平季轩
本报讯 “针对上半年未交清租金,本年度继续租赁的承包户,我村已联系法律顾问,将准备法院起诉相关大农户法律责任,追偿未交的租金,取消其承包种植权;3个未上交租金的种植大户共涉及拖欠租金24.2万元,目前已追回8.7万元,其余正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近日,新仓镇农经站收到了一份来自秦沙村的催办反馈单,针对前期催办的“三资”问题一一作了回复,条条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村里的“三资”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原来,此前,由新仓镇分管副镇长牵头,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作为催办部门会同镇纪委,针对各村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一村一单”的形式下发了《农村“三资”工作催办单》,要求相关村在30天内整改到位。在这8个村的催办单里,记者注意到67项催办事项涉及低价合同、租金拖欠、村级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等多方面,同时单上还有分管副镇长和镇纪委书记签字认证。
“近年来,我市查处了村干部挪用村集体资金、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等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就暴露出在农村‘三资’管理领域还存在着监管上的漏洞、运行上的风险。为此,镇党委牵头制订了《新仓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实现横向协同协作、纵向压力传导,共同提高农村‘三资’监管水平,共同管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新仓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国健说,《农村“三资”工作催办单》是四责协同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廉政风险,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工作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一张催办单,“清单化”整改,限时督办,“催”出的是基层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农村“三资”愈加稳固的防护网。“通过这张催办单,可以说使我们对改进‘三资’管理工作更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查漏补缺更加具体、系统、规范,工作改进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秦沙村党委书记张中林说,去年他们就针对前期发现的租金收缴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就一改以往年底收缴的“老做法”,要求租户及时上缴本年租金,今年村里各类租金共计520万元,目前收缴率已超98%。不仅在秦沙村,当前,“催办单”效应已在新仓镇各村显现,双红村在收到催办单后的一周内就对涉及的土地流转款进行了催缴入账,收回款项17.696万元,并第一时间将款项发放至涉及的66家农户手中。
“农村‘三资’监管是否到位,事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大局,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的同时,我们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加大监督力度,全面推动农村‘三资’管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守护好村民‘钱袋子’。”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东风已在全市各镇街道吹起,独山港镇通过聘请第三方中介对房租进行重新估价,经村股东代表会议决议通过以公开招租的形式进行公开拍租,虎啸村4处面积共1113.2平方米的集体公共用房最后租金成交为16.5万元,比上年提高23.13%,有力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当湖街道则对村级土地流转、村居集体资产租赁交易进行了一次“大起底、大督查”,重新盘点、核对、审核各村在产权交易平台中的资产资源,确保村级产权100%进平台交易,去年合同总金额达2448.53万元,年租金618.1万元,比上年增收186.31万元,增长率达25.7%;去年以来,查处并整改村居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问题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