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交通大视野

我市聚力打造高品质“四好农村路”

补齐农村交通发展短板 实现公共交通大提档

“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公路环境越来越好了,先前杂乱的小摊贩不见了,行人和车辆更安全了。”

“我们在乡下坐公交车比以前更方便了,公交站点增加了很多。”

“新增加的公路服务站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司机开车累了也能在那里休息一会。”

……

说起如今的农村道路交通,许多乡村居民和司机都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宗旨,加快补齐农村交通发展短板,不断优化交通供给结构,有效提高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效率。

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该局又以创建浙江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聚力打造高品质“四好农村路”,提升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水平,将条条致富“动脉”输进全市农村各地,如今“四好农村路”已逐渐成为平湖的一张“金名片”,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情系民生筑通途 “建”的品质大提升

“为推动城乡交通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向纵深发展,不断加快干线公路建设。同时,出台《平湖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管理办法》,全面激发基层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品质提升。”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国华说。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始终是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的方向。从全力夯筑“交通兴市路”到加快实施“幸福小康路”再到扎实铺筑“产业致富路”,市交通运输局不遗余力。截至目前,全域范围内“一环五纵六横七连”的主干线公路网格局已基本形成,“一二三四”和“12360”规划目标全部实现。近两年来,更是完成了150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9座,优良中等路率大幅提高至93.63%。

此外,根据各镇街道自然风景、人文内涵、经济特色等条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游有机融合,建设了“七彩水乡”“钟溪樱姿”“乐郊养生”“合作之源”“滨海田园”5条美丽风景线,覆盖了全市8个镇街道,总里程128.8公里,极大提升了现代乡村的整体形象。

路域综治优环境 “管”的能力再强化

“以前路边秩序较乱,环境看着也不好,小摊贩乱摆摊,上下班车子都不好开,有安全隐患。现在好了,马路整洁干净多了,环境变好了,也安全多了。”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平善大道和平廊公路的胡女士说。原来,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创新,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行“路长制”,紧密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美丽通道等工作任务,落深落细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逐步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职责明确、监管严格的“路长制”。

与此同时,狠抓路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公路边“三化”、“三改一拆”、小城镇“道乱占”专项整治,全力推进桥下空间综合治理利用。2019年,累计出动路政巡查2010人次,清理堆积物2200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标牌27块,整治马路市场1个,劝离公路边流动摊贩63人次。

“平湖模式”谋新篇 “护”的水平再提升

“早在2007年,市交通运输局就出台了《平湖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形成了独特的‘平湖模式’,农村公路管养水平走在嘉兴市前列。2019年,更是对路面破损维修、绿化养护、桥梁养护以及应急抢险等着重编制好年度养护计划,创新落实管养体制改革。”胡国华说,创新用以破难,建制方能长效。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并落实,才能有效提升交通建设。

除此以外,不断规范基层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推行涵盖集镇、公路、河道、村庄四大领域的“四位一体”大环卫保洁机制,通过对农村公路实行“半年一考核一通报、一年一考评一奖励”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捧”效能,规范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并完善全线配套服务设施,出台了《平湖市“十三五”普通公路服务站点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路企互惠”机制,凝心聚力把公路服务站建成惠民利民、传递关爱的“爱心驿站”和“暖心之家”。目前,已建成独山港、金稼园、新埭、新仓、乍浦、金丝娘桥等10个普通公路服务站,既为过往驾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更为当地农户搭好致富平台。

公共交通大提档 “运”的服务得民心

“我们乡下的公交站点原来较少,每次出去都要走很远一段路才能乘上车,尤其是下雨天,更加不方便。我原来乘坐城乡公交207路车,要走到平廊公路的站点才行,现在不用了,在村子的附近就可以乘了。”家住独山港镇周圩村的赵阿姨说。

“四好农村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为有效提档公共交通,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以成本规制为核心、以绩效考核为奖励、以购车补贴为补充的形式,确立政府在公交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购买范围涵盖市域范围内所有城市、城乡公交线路,从政策上保障城乡公交融合发展,实现全域公交城市化,2019年城乡公交乘客满意率提升至96.82%。

市交通运输局还依托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破解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短板。我市新增、优化镇村客运、公交路线,城乡公交线路达10条,82个行政村公交通达率为100%,农村群众“出门上客车”渐成生活常态。同时,按照“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原则,市、镇、村三级农村公路运输服务体系已经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运营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全市拥有省、部两级甩挂运输试点单位各1家,分别位于新仓和独山港,拥有以邮政、快递网点等为依托的农村物流节点143个。2019年度,全市公路客运量达到680万人次,公路货运量达到1347万吨。

共画一体“同心圆” “融”的进程大提速

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扩大我市农村公路“朋友圈”,交通运输部门打破交通阻隔,接通融沪大动脉,用好“2758”这串密码,积极推进浙沪毗邻道路互连互享,全力打通省际断头路,努力实现对接上海“畅通无阻”。

去年,我市与上海金山两地交通部门进行了会商,联合对在两地境内尚存的12处低等级省界道路设障情况进行了实地勘踏,分门别类建立起目录清单,科学研究制订方案,全力破除省界道路交通路障。目前,平湖与金山边界农村公路路桩全部清除。

铺筑发展大道,拓宽全域引资渠道,也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手段之一。从打好农村公路提质“组合拳”,到优化现有路网结构,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工程,再到有效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缓解沿线路网的交通压力,都是在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基础。市交通运输局立足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四好农村路”为引领,将沿线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人文景观等串联成线,探索全域大花园建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记 者 金圆忆

通讯员 徐 齐 金 立

2020-06-02 补齐农村交通发展短板 实现公共交通大提档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82822.html 1 3 我市聚力打造高品质“四好农村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