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判复杂严峻的财税经济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缜密谋划应对措施,确保运行平稳,既体现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又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因素。加强横向比较分析,科学合理确定全年收入目标。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潜力,着力抓好财源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地方财力。
以更大力度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有效集中资金资源,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和引导资金向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等重点领域聚焦,并灵活运用“及时兑付”等支持方式予以优先保障。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帮扶工作,认真落实我市“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18条”等政策,服务“六稳”工作大局。深入实施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集中有限财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更高标准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构建规范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内控体系和制度体系,持续深入开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积极向上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再融资额度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并统筹债务资金使用。密切关注社保基金收支运行情况。完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完善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
以更新思维提升财政改革进程
继续深化投融资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控集团的统筹作用,做好投资、建设、经营三篇文章。扎实推进国有资本融资担保主体建设,构建多元化融资担保体系。巩固提升公司转型成果,扩展债券融资规模和途径,优化信贷融资质量。推进PPP项目实质运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完成三年试点工作,总结提炼好“平湖经验”,为全国县级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抓好政府产业基金2.0版实施,重点抓好数字经济、特色小镇、金融稳定等方面的运作。
以更强担当提升干部队伍活力
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整改和提升的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开展“三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清廉财政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凝聚力培养,着力提升财为政服务、科学理财治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