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第一界别活动组委员梁烨超,来自市人武部。”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政协委员梁烨超率先发言。提出了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邀请专家学者、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让广大市民切实体验到创建工作的成果,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同时邀请市民一起参与部分创建工作,引导市民培育良好的意识,在工作中提升素养”的建议,拉开了整场协商讨论的序幕。随后,各政协委员根据自己前期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来自市总工会的委员张帆提出:“目前,我市餐饮业全面复工营业,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建议一是尽快发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健康用餐’的倡议,启动‘文明餐桌’特别行动,引导广大市民在家或在外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提升文明礼仪素养;二是倡导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我市餐饮行业服务规范并予以实施,让‘舌尖上的文明’真正融入百姓生活,高质量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对此,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郎晓东现场作出答复,表示已经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和桌贴桌牌、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培训宣传等举措,大力宣传节俭饮食、文明饮食理念。全市3700多家餐饮店实现“文明餐桌”宣传标语全覆盖,共张贴文明餐桌桌贴30000余张、海报6000余张,且在店堂内LED显示屏滚动播出公益广告。下阶段,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围绕“平价菜单”“公筷公勺”“倡导分餐制”等热点,不断扩充文明餐桌的宣传内容,不断加大宣传倡导的力度。
市政协副主席许静也根据前期调研结果积极参与到协商过程中,认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有不少不文明现象存在,希望通过这次云协商活动,全体政协委员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以主人翁的自觉,成为文明创建路上的引领者,进而带动所在界别群众,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让参与文明创建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市政协教科文史委主任夏洁弘也发送了前期暗访的一些不文明现象照片。针对垃圾不入桶问题,市“垃圾分类办”常务副主任王跃平反馈说:“垃圾不入桶大多数是因为投放过满导致,通过定时投放站改造和完善大件点来解决。”
市红十字会李良观委员马上“接话”,提出可以增加收运次数。
王跃平继续回应:“计划在定时定点实施的小区全面实施二次公交化收运。以后收运都会在上午、晚上,不会在凌晨打扰到大家了……”
协商过程中,委员们有序、充分表达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提升创建实效当参谋、献计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参考。市委宣传部、市交警大队、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垃圾分类办等有关部门单位不时作出回应,有不约而同的异口同声,也有各执己见的见仁见智,有交锋更有交融,大家畅所欲言,酣畅淋漓,通过激烈的“智慧碰撞”,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一基层治理课题寻求更为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