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去年1月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开创了新时代平湖退役军人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去年3月,我市高标准承办了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工作推进会暨退役军人事务局长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仲旭东就平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1555”体系建设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对于我们平湖而言,进一步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退役军人‘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所、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服务有特色’,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邹勤良说。
以“懂军人”为切入点
全面提升服务温度
“懂军人是爱军人服务军人的前提,目前我们退役军人事务局中40%局机关工作人员都是退役军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是退役军人,所以能深切地体会到他们最需要什么。”邹勤良说。
我市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及由退役军人任局长的退役军人事务局,率先建立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党支部,创新设立了市退役军人党校,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市、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人员配置、服务职能、工作制度、经费保障、完成时限等要求。此外,该局积极创新,制定全国首个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标准》,不断提升“一中心两站”服务质量和水平。
悬挂光荣牌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大重要决策部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坚持开展“应征入伍送上车、退伍返乡接到家、立功喜报送上门、走访慰问全覆盖”活动,紧紧依托村社区,全面推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预约服务,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爱心全力做好悬挂光荣牌工作。目前,已对全市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烈属等军人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11834块,悬挂率100%,累计送达喜报749人次。
我市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在全省首创建立关心关爱退役军人服务联盟,并发布了15个重点服务项目。成立了退役军人帮扶基金,以财政拨款及社会化募集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帮扶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中特殊困难的家庭、驻平部队中特殊困难的官兵家庭。去年以来,已为24名驻平部队官兵及退役军人家庭开展基金帮扶共计5.7万元。
以“爱军人”为支撑点
全速拓展服务深度
“到!我有空,我参加!”朱金球在退役军人群中回复道。一声“到”, 一生“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许许多多像朱金球这样的退役军人自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2016年刚退役的时候参加了我市开展的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正在经营一家餐饮店。受疫情影响,我的店暂停营业,我就和群里其他几名退役军人一起当起了志愿者,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朱金球一边准备着复工的相关防疫物资,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一项举措。该局利用嘉兴市交通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等培训模式,为退役军人开设了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烹饪等多个工种的免费技能培训。同时,还依托电大平湖学院的平台,开通招生“绿色通道”,组织安排退役军人免费开展学历提升。目前,共有37人参加短期技能培训,12人参加创业技能培训,311人报名参加学历提升。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积极开展政企合作,通过依托退役军人三级服务网络平台,服务机构的专业社工与市民营企业拥军协会主动联系对接,广泛搜集招聘信息,详细了解用人基本需求,每年定期为退役军人及军嫂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会,解决了129名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间,该局还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长三角地区退役军人线上专场招聘的相关信息,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满足企业用工与退役军人需求,为双方搭建了快速便捷的沟通桥梁。
除此之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考虑到退役军人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和能力水平,积极部署、制定政策,在村社区干部、公安协辅警招录中对退役军人进行适当加分;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推荐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有当兵经历的优秀退役军人。目前全市约42.3%的村干部是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有41人,占36.6%;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中,对退役军人也适当倾斜,让退役军人积极发声,向政府建言献策,享受应有的政治“红利”。
以“全心全意服务军人”为落脚点
全力增强服务精度
“重视和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要在保障工作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邹勤良说。据介绍,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要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市、镇、村三级实体化运行的服务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这一服务体系,该局创新定位“5+X+N”功能模式,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设立办事服务、谈心接待、服务工作、荣誉展示及资料档案“四区一室”5项“规定动作”,结合各自特点打造X 项“自选服务功能”,建立活动室、会议室等N个基础性服务功能区。同时,出台《退役军人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意见》,明确建设内容及要求,梳理“884”三级服务事项清单——在市级中心开展咨询解答、建档归类、教育培训等8项工作,在镇街道服务站开展政策宣传、帮扶救困、提供信息等8项工作,在村社区服务站开展搜集信息、上门走访、基础服务等4项工作,提供“一站式”、标准化、集成性的综合服务。至目前,已累计为退役军人开展各类服务500余次,受益退役军人6000余人。
此外,全面推进“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开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部退役军人纸质档案制作电子档案录入系统,并按照“一人一档”和“一人一策”管理退役军人家庭情况、主要诉求、帮扶情况等基本信息,实现录、存、归、查一体化数据管理功能。在信息系统中开启“温馨提醒”模式,为即将年满60周岁的退役军人主动办理军龄认定等事项,并协同社保窗口办理军龄审核“一步到位”服务事项。目前,已服务退役军人250余名,真正做到让退役军人第一时间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便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指示精神要求,秉持‘懂军人、爱军人,全心全意服务军人’的工作理念,努力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全面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邹勤良这样表示。
■见习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刘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