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要闻

加快土地流转 提高经营水平

【案由】关于提高农村流转土地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的议案

【建议人】马雪明

【背景】近年来,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推进迅速,在政策扶持、机制创新、风险控制、优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瓶颈,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害,又受到市场条件的制约,如近年来粮食收购价格的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整体影响,经营者收益的预期难以实现,使农村土地流转埋下隐患。

【办理过程】该议案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把握工作节奏,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加强产业引导,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加强指导管理,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下村调研,上门走访及相关部门会商,并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办理工作。

【办理结果】针对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实际,加大抗风险能力,我市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土地流转费履约保证保险制度,发挥农业保险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风险防控作用,建立起政府引导、主体参与、依法有偿、市场运作的农村土地流转费履约保证保险机制,平等保护土地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夯实乡村产业兴旺基础。目前,已出台实施了《关于推行农村土地流转费履约保证保险的实施意见(试行)》。

在夯实土地流转基础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信心。一方面,健全土地流转配套制度,健全土地流转准入审核机制,加强对有意向进入农村土地流转的流入方进行前置资格审查,包括项目及经营方的经营能力审查等;另一方面,创新“五权”金融服务,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出台了《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管理办法》,按照自愿原则,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设施确权登记颁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等五权,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破解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缺少抵押物的融资难问题,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内树信心,外引动力。去年以来,我市突出农业产业招商和“农业+”业态招商,重点引进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及融合农业等项目,积极引导和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体育”“农业+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代表感言】当前,经过多年经营,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水平进一步上升,农业效益进一步显现。希望有关部门思想上不松劲、行动上不停步,深化土地流转管理水平,继续加强产业引导,修订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生产经营者发展高效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及亩均产出,增强抵抗市场及自然风险能力,避免从传统农业到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 李雨婷

2020-01-24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2283.html 1 3 加快土地流转 提高经营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