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婷 摄影 王 强 通讯员 姚乐萍
核心提示:平湖与金山,毗邻而居,文脉相连,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中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合作情谊。传承百年前的红色之缘,步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平湖与金山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建立毗邻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聚焦两地相互协作、协调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共赢点,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园区平台、产业体系、改革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治理水平提升、民生互利互惠、乡村共同振兴,达到“1+1>2”的发展效果,开创了浙沪两地毗邻党建合作的先河,为跨省区域联动发展提供了破解路径。
缘起:一次延续百年的红色传承
在独山港镇金沙村的转角湾,坐落着一座三开间的落戗屋。在一众三层楼的农房间,它显得与众不同,古朴陈旧的外貌下可见历史的沧桑与斑驳。这座百年老宅坐北朝南,是平湖市第一缕阳光的初起之地,也是平湖金山毗邻党建的起源之地。
从一座老宅缘起,平湖与金山毗邻党建的故事已有近百年。1927年,金山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李一谔领导的金山(浦南)县委在平湖转角湾地区活动时,建立了平湖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衙前支部,并发展了平湖第一位共产党员朱轶凡。自此,点燃了平湖革命的星星之火。这座老宅就见证了李一谔和朱轶凡在平湖这块火热的土地上撒播革命火种的艰辛历程。
平湖与金山有着58公里边界线相连接壤,两地文化相通、语言相近,居民在生产生活、风俗传承等方面,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干部群众之间的来往也十分密切,文化走亲、跨省姻亲等多不胜数,历史上也有“平湖金山金相邻”之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步入新时代,平湖和金山素来有着不解的红色渊源,党组织一直以来都是维系两地感情的最强纽带。
纵观平湖与金山两地合作的历程,“毗邻党建”成为了串联起两地各项合作的“红线”。以党建为引领,早在2010年,当时的平湖市环保局、金山区环保局、金山第二工业区(金山卫镇)、上海石化环保中心和独山港镇就组成了“五方联动”机制,联合开展交界区域环境保护工作;2011年,独山港镇与金山卫镇签署协议,在该镇金桥、金沙、穗轮三村和金山卫镇永久、永联两村间建立跨区域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专职负责两地纠纷的排摸、化解和信息共享工作;2012年新埭镇与吕巷镇合作,在新埭兴旺村和吕巷蔷薇村探索开展平安边界“十联”工作机制,即组织体系联合、工作机制联建、警力支援联动、治安巡查联防、矛盾纠纷联调、信访难题联处、信息资源联享、特殊人群联管、道口检查联手、法治宣传联谊,打造兴旺村和吕巷村之间10里的边界法治示范路,共同维护好浙沪边界区域的平安稳定……“这些工作的互动协作正充分说明了两地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毗邻党建的引领,不断推动平湖与金山在更高层面、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合作上走深走实,促进双方的共赢发展。”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正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主任、教授祝灵君所说:“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嘉兴平湖探索的毗邻党建坚持以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打破辖区行政区隔和政策差异、市场分割,实现资源和要素充分流动,使两地各领域工作融为一体,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社会治理水平共同提升、社会民生互惠、乡村共同振兴的可喜形势,被两地干部和群众亲切地称为‘一家亲’。”
情定:一条合作共建的发展之路
“从‘明月山塘’特色古镇的开发建设到南北山塘回应民生为百姓共同亮灯,沪浙山塘联合党支部是我们浙沪两山塘打破行政区域阻隔、共同推进共赢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一桥两山塘、党建一家亲’党建品牌联合推进山塘古镇旅游开发。”广陈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深深体会到了“行政区划有边界、党建工作无边界”的深刻内涵,“毗邻党建”成为了山塘村乡村振兴的“密码”。
“一桥两山塘,横跨浙与沪”,说的正是广陈镇的山塘村和上海金山区廊下镇的山塘村。 这两座毗邻浙沪的村落,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大有作为?两村的选择是以毗邻党建为媒,共生共谋共荣。当前已经初具形象的“明月山塘”特色古镇的打造正是两村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的项目。“‘明月山塘’是我们两地党组织共同规划设计的,从设计公司的选择到环境风貌的统一建设、业态的错位布局,我们都是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广陈镇山塘村党总支书记金建东说,就如北山塘民宿产业已然成形,南山塘就重点打造农家乐,让游客们住在北、吃在南、游在浙沪毗邻线,实行差异化、整体化发展。同时,两地挂牌成立的“区域协同·乡村振兴实验室——明月山塘”项目将金山廊下郊野公园建设、“田园马拉松特色小镇”和平湖“田美农开、水墨广陈”建设有机结合,共同打造跨区域的观光休闲度假型旅游胜地。
毗邻党建带来的发展,人民群众看得到,更感受得到。2019年上海市的廊下2路公交车将广陈镇山塘村作为了终点站,而平湖的207路也开到了廊下农家乐,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中间也离不开沪浙山塘联合党支部这一平台的推动作用,真正将党支部建在了浙沪两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毗邻党建促发展,合作共赢谋跨越。在毗邻党建的引领下,浙沪两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高度。兴旺村与金山吕巷蔷薇村建立产业联合党支部,探索试行产业党员顾问机制,为两村农产品外销拓宽信息渠道和牵线搭桥,形成抱团发展优势;新仓镇与金山吕巷镇共同打造“毗邻党建”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示范点,延伸拓展新仓经验,在农业产业配套、品种改良、技术革新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双方农业产业综合水平……在不断的深化合作中,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治理水平提升、民生互利互惠、乡村共同振兴。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风口上,平湖与金山毗邻党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2017年8月17日,平湖金山两地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签订毗邻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构建平湖市委与金山区委、两地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六个专门工作小组以及新埭镇与枫泾镇、新仓镇与吕巷镇、独山港镇与金山卫镇、广陈镇与廊下镇等四个毗邻地区的“1+6+4”合作格局,共同打造“一带六廊”,开创了毗邻党建的全国先河。
2018年,两地签订12个重点合作项目,涵盖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为民惠民、平安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科创、人才建设七个方面,通过建立一项一策、一月一报、一季一督工作机制,动态跟踪项目进度,确保合作项目按时高质量落实。
追梦:一次倾心为民的奔跑之旅
平湖与金山建立“毗邻党建+”模式,率先探索实行医保卡实时点对点结算服务,两地群众可以持本地医保卡在两地医院享受门诊、住院医疗费实时点对点结算,让毗邻地区百姓异地就医有了“一体化服务”;平湖的公交卡、市民卡可以直接在上海市区、金山的地铁、公交上刷卡使用,两地公共交通实现互联互通;首创平沪两地的“边界十联”平安建设机制,平沪边界路障全部拔除,两地道口视频监控和“一村一车一警”治安巡逻模式实现全覆盖,筑牢了毗邻地区和谐稳定的“平安网”……
党建的根基在民、力量在民、血脉在民,党建工作好不好,百姓的口碑才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而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也证明了毗邻党建不是“务虚功”,而是实实在在的“抓落实”。
自毗邻党建开展以来,平湖与金山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力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两地的合作也由远及近、由浅及深,在医保联网、公交连通、平安联控等一大批老百姓挂心的、揪心的、烦心的民生实事上取得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自2017年7月以来,两地已经在52个实事项目上开展了合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叫好。
项目合作是毗邻党建由虚向实转变的重要途径,大抓落实是毗邻党建能够散发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设立事务共商、工作共推、责任共担三项机制,巩固完善重点破难、挂图作战、定期督查等抓手,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完成了一大批以前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情,实现了双方的互惠互利和战略共赢。实践证明,开展毗邻党建,必须着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只有坚持发展为民才能更好地不忘初心,唯有不忘初心,党的事业才能行稳致远、再创辉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吴金华说,接下来,平湖与金山还将继续深化合作,以项目化的方式、钉钉子的精神推动重点合作项目落深落细。一方面,以党建为引领,在“铁路梦”“通航梦”等圆梦过程中深化毗邻党建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诸多方面,办利民实事、解民生难题,努力让双方发展成果更快、更好、更优普惠于民,让毗邻党建的“红利”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