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包旭娟 章佳明
本报讯 “以前我们法制大队的民警几乎每天都需要前往检察院送案件卷宗,若遇到大案子,那卷宗更是得整箱整箱地搬。但自从我市的数字卷宗单轨制试点开始之后,原先的纸质卷宗全部由数字化代替,不再产生纸张,卷宗的全部组卷工作也都在系统内完成,然后直接从网上推送至检察院,实现了从‘每天都跑’到‘一次都不用跑’的飞跃。”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姚俊杰在该局案管中心演示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系统时这样说道。
话音刚落,数字卷宗的组卷在电脑里已经完成,这比起以前人工组一本实体卷宗快了许多倍。然后,姚俊杰用鼠标单击“发送”,徐某某被故意伤害案的全部卷宗数据就通过专网推送给了市检察院。
而在检察院这边,第七检察部的工作人员吴青凤电脑上几乎同时收到了有新案件推送的提醒,她轻轻单击“接收案件”,显示的正是徐某某被故意伤害案的卷宗。
从姚俊杰的推送到吴青凤的接收,所用时间不超过3分钟。
而卷宗被检察院接收之后,剩下的流程,如分案给承办检察官、检察官进行案件审查、移送给法院提起公诉、法院收案审理,在现场开庭之前的全部流程均实现了“卷宗不跑,数据跑”。
“单轨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公、检、法、司各自开发的办案系统相互协同起来。由于数字卷宗的制作、使用、管理实现了一体化接收、送达和数据共享,随案音视频证据也能单轨传输。我们法官对刑事案件的审查,绝大部分工作在单轨制系统内即可完成,再也不存在‘埋在纸质卷宗堆里办案’的情况,效率提高了许多。”市法院的吴竹琴法官在现场演示无纸化网上办案时这样介绍说。
据悉,为切实做好数字卷宗单轨制试点工作,率先全面推行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模式,市检察院担负起了单轨制试点工作牵头部门的职责,依托市委政法委抓总协调,与政法系统各单位共同建立专班,逐一调研公、检、法、司各自办案系统,听取并搜集一线干警对科技辅助办案的新需求,共同仔细推敲从侦查立案到执行归档等单轨制应用场景,以方案回应问题、以共识汇成机制,出台了《平湖市政法机关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模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平湖市政法机关一体化办案系统数字卷宗管理办法(试行)》《平湖市政法机关关于开展刑事案件网上单轨制办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多个文件,作为单轨制配套工作制度和支持方案。
据了解,我市是全省首个将数字卷宗制作、使用、管理,一体化系统接收、送达效力,随案音视频证据单轨传输,以及数字卷宗保密与归档等内容纳入制度化规范运作的基层县市。2019年7月以来,我市政法系统各部门认真贯彻全省政法智能化会议精神,在2018年成功探索轻微刑事案件单轨快速办理机制获得全省五佳创新应用的基础上,协同攻坚再发力,作为全省4个数字卷宗单轨制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全面推行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模式。通过重塑办案流程、统一格式标准、强化科技保障,实现数字卷宗一次生成、跨界流转、数据共享,推动政法系统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升级、扩面升级、信息升级、效率升级。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市政法机关共适用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理逮捕、起诉案件530件,已覆盖20类罪名,法律文书、卷宗材料、音视频证据全部“网来网去”,丢掉了纸质卷宗这根“拐杖”,扫清了一体化办案系统应用的最大障碍,彻底释放了一体化办案系统的应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