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深1度·环境整治

采访札记

答好 “垃圾分类” 这道题

■胡佳英

推进垃圾分类,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治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涉及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联系着千家万户,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对各地来说是一道“必答题”。平湖自2017年起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群众对垃圾分类逐渐从陌生到熟悉,从“随手扔”变为“随手分”,全市266个居民小区实现四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垃圾分类,渐渐成为平湖全市人民的一种新时尚。

推进垃圾分类既然是一道“必答题”,那么就要创新办法,在分类中做好“选择题”。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平湖探索了智能或半智能垃圾箱、全时段实行垃圾投放、积分奖励垃圾分类成效等众多举措,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2019年,平湖牢牢扭住源头分类投放这一关键,在嘉兴范围内创新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并形成了以“撤点建站、不见垃圾不见桶、两定四分”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核心。

执行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意识。原先的投放点,百姓愿不愿意撤?集置投放站怎么建、建哪里?扔垃圾的时间,是否符合百姓日常生活习惯?……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百姓那里获得答案。平湖建立了讲一讲、看一看、议一议“三个一”制度,不仅给即将推广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的小区居民打了一剂“强心剂”,给大家创造了心理认可的过程;还打通了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让党委政府更好地倾听民声。通过“三个一”制度,平湖进一步夯实了这一项新工作的民意基础。

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尊重民意是前提,科学实施是关键。投放时间突然限定,群众一时难以适应。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唯有“科学实施”,才能既保证分类投放的实效,又给足群众改变传统习惯的缓冲期。平湖在实施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时,“科学实施”不仅体现在建设管理的“四个化”,更体现在“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推进过程。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5个生活小区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根据时间安排,我市将在2020年9月实现钟埭街道全覆盖,2020年年底实现其他镇街道基本全覆盖。正是科学实施、稳步推进,才确保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落地生根、落地生效。

谋在前、干得实,平湖用心用情用力答好这道“选择题”。答得怎么样,数据会说话:实施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生活小区,分类投放准确率均达到98%。推进垃圾分类减量,是为平湖谋长久福祉的初心之举。定时定点是确保垃圾分类质量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城市服务功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020-01-01 采访札记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3075.html 1 3 答好 “垃圾分类” 这道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