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家门口就业 挣钱又顾家

广陈工坊里“绣”出美好生活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泗泾绣韵 共富新程”暨第七届一村一品活动现场,数位绣娘俯首于绣绷架子前,在2025平湖金山半程马拉松的毛巾上绣制着图案。一针一线间,泗泾村的绒绣技艺与体育盛事的热情悄然交织,也拉开了“泗泾绣娘共富工坊”成立的序幕。

泗泾绣娘共富工坊的成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形式更迭,更是一个将零散“指尖力量”汇聚成“指尖经济”的全新起点。为进一步提升绣娘技艺,现场邀请了泗泾村文化特派员冯玉珍进行现场实操授课。她以平湖农开logo绣样为范本,细致讲解了正面绣制的工艺标准,并着重演示了背面细节的处理技巧。

理论终究要转化为实践。在随后的试绣环节,绣娘们两三人一组围坐,在毛巾上进行绣制。冯玉珍穿行其间,耐心指导针法,解答疑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而温馨。“有了这个共富工坊,以后在‘家门口’就能绣了。”泗泾村村民毛华萍说,既能挣钱,又能兼顾家里,心里头很踏实。

一根绒线连起技艺与生计,一枚绣品串起浙沪情谊。本批5000条马拉松毛巾,正是泗泾绣娘共富工坊接下的第一批订单。“今天咱们聚在这儿,既是给共富工坊‘安家’,也是为绣娘们‘搭台’,更要稳稳接下这份来自浙沪马拉松的暖心订单。”泗泾村党总支书记张晓萍说,目前,泗泾绣娘共富工坊已吸引来自广陈镇不同村社区的20余名绣娘加入。

这份沉甸甸的订单,其意义远不止于经济收益。它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基层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广陈镇山塘村、龙萌村、泗泾村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中华村五村党组织持续推动党建联建机制,立足各自区位优势,推动“抱团发展”。本次泗泾绣娘共富工坊与寂静山塘共富工坊的合作,正是这一机制下的生动实践。

如何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目前双方正在探索订单的多样化与内容创新。“我们计划以胸针、耳钉等文创产品为载体,融合本村芹菜、生菜以及龙萌村蓝莓、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元素,打造一组‘农开九宫格’系列绣品,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拓宽共富路径。”张晓萍说。

在广陈镇,共富工坊正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它将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巧妙化解“挣钱”与“顾家”的难题。通过持续的模式创新与业态拓展,这些共富工坊展现出多样化的活力。如今,广陈镇已有近20家共富工坊,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托起了村民们“稳稳的幸福”。

2025-10-21 家门口就业 挣钱又顾家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82252.html 1 3 广陈工坊里“绣”出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