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中医院 蓝小琴
近日,李阿姨因手腕关节疼痛来到医院检查,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这可把她急坏了,“这不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听说会残疾的!”。经过医生详细问诊,她没有持续晨僵,小关节不肿痛,虽再次复查类风湿因子阳性,但关键的炎症指标和关节B超也未见明显异常,完全可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这个阳性结果让李阿姨“虚惊一场”。那么,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识别和避免呢?
误区一: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
“阳性就代表有病”——这是许多人对医学检查结果的直观理解。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70%-90%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但这个数字反过来并不成立。类风湿因子阳性的人群中,并非所有人都会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①类风湿因子阳性在健康人群中也常见:约5%的健康人可能呈现类风湿因子弱阳性,而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比例可高达20%。
②类风湿因子阳性还可见于多种其他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也常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此外,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等非风湿性疾病患者也可能检测到类风湿因子阳性。
误区二:关节痛就是“风湿”,治不治无所谓
类风湿和风湿病虽然名称相似,但属于不同的两种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主要特征为对称性关节炎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以及活动受限,绝非“受凉受湿”那么简单。风湿性关节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引发,临床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通常累及大关节(膝、踝、肘、腕、肩等),小关节较少受累。
误区三:症状缓解就能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临床缓解不等于治愈。擅自停药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再次治疗更加困难。药物调整必须在风湿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严格评估逐步进行,即使症状消失也需维持治疗。
误区四:西药副作用大,偏方根治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警惕“根治陷阱”,不要因此打乱规范的治疗,不仅延误病情,一些来路不正的“祖传药”“中草药”“保健品”还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以根治类风湿关节炎,只能通过科学、正确治疗控制其发展。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可以结合中药方剂或中成药,但应经过严格评估或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
误区五:类风湿关节炎要静养,不能运动
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为关节疼痛或害怕关节损伤加重,于是就不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反而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功能减退。实际上,除急性期需短期休息外,适量运动对保持关节功能至关重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坚持散步、游泳、瑜伽、拉伸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晨僵、强化关节周围肌肉,提升生活质量。
正确认识类风湿关节炎,避免陷入健康知识误区,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