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素有“西瓜之乡”的美称。西瓜灯艺术是瓜乡文化中独具特色、声名远播的地域文化。每逢盛夏三伏,刻制西瓜灯自娱自乐,是平湖民间之赏心乐事。
早在清代,康熙年间进士、诗人黄之隽就对平湖西瓜制灯习俗做过考察,还亲自动手制作瓜灯,消夏自娱,并在《痦堂集》中做了如下记述:
瓣少瓤多方脱手,绿深翠浅但存皮。
纤峰剖出玲珑雪,薄质雕成宛转丝。
小篆曲蟠萦未了,回文层累积多时。
斜斜整整冰千迭,锁锁钩钩月一规。
苍璧镂为高士佩,湘波剪作丽人帷。
淡浓有色非烘染,窊突无痕恰蔽亏。
佛火八楞青琥珀,鬼工四面碧琉璃。
好因消暑供清赏,技巧惊人是偃师。
刻制西瓜灯首先要按照自己独特的构思和图案设计,挑选合适的西瓜,或圆形,或椭圆形。西瓜应取表皮较厚、颜色较深、韧性较好的,最好是一色的台黑瓜,更能突出画面图案。西瓜成熟期的第一潮瓜,俗称“当瓜”,刻制瓜灯不易碎。
花纹雕好后,用刀将瓜顶切去一片,小心地挖去瓜肉,在瓜口边吊装上绳子,就有了瓜灯之形了。还可以依据瓜体大小,设计制作瓜灯的各种装饰品,如上罩、下托、灯芯等。入夜,将装在空瓜内的蜡烛点燃,将瓜灯置于暗处,那忽闪忽闪的烛光,把西瓜皮上的图案映得分外明亮。提灯出门,晚风轻拂,烛光摇曳,刻制在瓜灯上的龙、凤、鸟、鱼等动物以及山水人物等,仿佛都活灵活现地动起来。有人还将精心刻制的瓜灯放入河中,任其漂浮,犹如芙蓉出水,仙子凌波。月光下,各式瓜灯徐徐行走,将欢声笑语洒了一路。
改革开放后,平湖的瓜事越来越兴旺。1985年和1986年平湖连续两次举办西瓜灯赛。几百盏瓜灯悬挂一堂,奇灯争辉,别开生面。1989年7月平湖举办了规模空前的西瓜灯会,同时还拍摄了电视艺术片,由著名演员马德华、游本昌主演的《瓜乡游》给平湖的瓜乡文化写下了新的篇章。
1991年,在庆祝平湖撤县设市时举行了西瓜灯节暨商品交易会,展出了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光辉历程灯、南湖红船灯、中华腾飞灯、民族团结灯等,场面壮观,气势不凡,不仅平湖百姓倾城观灯,还引来无数宾客。自此以来,平湖的西瓜灯群众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30多年。
1996年6月12日晚,平湖城关南河头古街展新颜。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摄制组来平湖城关南河头古街拍摄闹瓜灯。当摄像师一声“开机”,上百名小朋友将西瓜灯一起投放到市河中,夜幕中盏盏瓜灯大放异彩。旅居台湾的平湖籍同胞黄骧先生盛赞“个个瓜灯花如锦,盏盏明灯照水乡”,“瓜灯太美了,它是平湖的特色艺术,地道的东方文化”。
2000年春,平湖西瓜灯在杭州城隍阁和上海城隍庙一展风采,同年7月,平湖在杭城曲院风荷举办了一周西瓜灯展,之后平湖西瓜灯还走进首都北京和宝岛台湾,登上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平湖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供稿:张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