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霞
摄影 王 强
本报讯 昨晚,叔同主题话剧《后生》在市文化馆首演。仲旭东、周军波、何健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观看。
李叔同是平湖籍文化名人,他的一生如同一部浩瀚的书,而话剧《后生》正是试图打开这部巨著的一次尝试。该话剧从清末平湖乍浦的李家说起,以“平湖后生”为精神主线,将家国情怀、艺术追求与个体尊严紧密交织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生动摹画了李叔同在时代激流中的命运沉浮与自我蜕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物的浪漫风骨与执拗性情,也映射出一个时代的觉醒与变革。
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创作团队的用心。演员们以细腻而克制的演绎,精准捕捉李叔同在人生重要关头中的抉择与转变。在天津,青年李叔同埋下了对旧礼教的反叛之心。而后在上海,他借诗文与挚友之谊寄托绵长乡愁,那一刻,石榴树的断裂不只象征着母亲与故土的命运之痛,更化作他守护乡情与尊严的信念之源。母亲离世后,李叔同更是在天津以西式葬礼勇敢破除陈俗,成为“文明丧礼”的先行者。
完美的舞台呈现既需演员扎实的表演为基,亦需舞美赋能添彩。现场,灯光与多媒体巧妙融合,构建出一套兼具现代感与诗意的视觉语言,推动剧情层层递进。舞台借助背景、道具的变化,精妙完成了上海城南草堂、天津塘沽港码头等多个场景的切换,实现时空的跨越。与此同时,作曲与音乐设计将时代的开阔与厚重贯穿于全剧,以层次丰富、情绪饱满的听觉效果,强化了戏剧张力,也奏响了历史的深沉回响,令整个话剧演出更具沉浸感与感染力。
一部戏剧,是一扇窥见故事的窗口,更是一座抵达精神的桥梁。话剧《后生》透过李叔同的一生,深刻诠释了其“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人格精神。这份人格精神不仅是平湖珍贵的文化财富,是城市名片中亮眼的一笔,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引领性的精神力量。
而作为李叔同的故乡,平湖正以一系列实际行动延续这份文化记忆。“叔同艺术季”的创设,“李叔同国际诗歌奖”“李叔同音乐会”“叔同雅集”等品牌活动的推出,以及“平湖后生”系列品牌的打造,都在不断丰富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叔同文化”入选浙江省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李叔同纪念馆展陈与讲解提升项目列入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更显示出这一文化品牌的蓬勃活力。
首演落幕,但话剧《后生》的旅程远未结束。接下来,该话剧还将在上海进行演出,这部充满平湖情怀和文化厚度的作品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