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沈思凡 陶佳迪
本报讯 “以前的电梯咯吱作响,经常需要维修,现在终于可以放心用了。”近日,新埭镇同心苑小区两台新电梯顺利完成验收,看着崭新的不锈钢轿厢和平稳运行的电梯,居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走进同心苑小区,崭新的电梯门还泛着光。记者按下新电梯的按键,电梯快速开了门。走进电梯,轿厢墙面干干净净,头顶的灯明亮却不刺眼。“我们小区建得比较早,电梯用得久,运行速度比较慢,经常按了键还要等1分多钟才会开门。”同心苑小区居民陈女士说,新安装的电梯运行速度提升不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善。
同心苑小区是新埭镇最老的高层建筑小区,距今已20多年,老电梯日常“小病”不断,存在安全隐患。今年7月,新埭镇跟随平湖2025年度首批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的脚步,为同心苑小区2台服务年限超15年的电梯进行了换新,目前两台新电梯已更新完成并投入使用。
轿厢开门、稳稳升降,看似是“换一台电梯”这样的小事,对很多高层住宅居民来说,却是很大的民生幸福。同样温暖到了群众心坎里的,还有新埭老街最近新改造完成的消火栓箱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棚。
近日,记者走访新埭老街时发现,每隔几十米便设有一处不锈钢消火栓箱,箱内配备了两具灭火器、一个手旋式消火栓龙头以及两根消防水带。“通过水带连接,消防设施可以覆盖到老街的每一个角落,极大提升了消防安全保障。”新埭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谢超龙说,尽管新埭老街全长只有2公里,但弄堂很多、房屋老旧,是防火的重点区域。前段时间,新埭老街开启了老街安全专项整治工程,整个老街范围内的消火栓箱从9个增加至21个,里面的龙头也改成了最便捷的手旋式,无需工具即可直接操作。
此外,新埭老街区域内还新增了三处户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均配备充电设施。每天傍晚起,这些车棚内逐渐停满了电动自行车。“以前只能把车推回家充电,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新埭社区居民夏师傅说,自从有了充电棚,他的电动自行车都固定停放在这里充电,不仅更加安全,家里也整齐多了。
最是小事解民忧,最是细处暖民心。一件件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背后往往是大民生。“我们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细微之处,把这些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来办。”新埭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张良杰说,今年,新埭镇紧紧聚焦民生关键,以更实的举措、更新的作为推进各个民生项目落地。目前,鱼圻塘村新的养老驿站已投入使用,新埭镇中心卫生院推出的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中医保健操正在持续推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