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李凤超 潘思怡
本报讯 小朋友们一起唱儿歌、专注地指挥挖掘机“工作”、沾上颜料印出五颜六色小手印……昨天是2岁8个月的赫赫在广陈镇中心幼儿园“托大班”度过的第9天,内向的赫赫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小集体,愿意跟着老师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小任务”,每天都在进步的他,开始喜欢上了入托生活。
今年我市将“托幼服务优化拓展”列入了民生大优享突破行动,推动公办幼儿园建成规范化的托幼一体化园区。赫赫是广陈镇中心幼儿园托育部迎来的首名上海户籍幼儿。上海宝宝平湖入托,这一看似平常的场景,却展现着我市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快实现“幼有善育”的成果。
缘何来平湖入托?赫赫的妈妈徐亚琳告诉记者,这是她深思熟虑、多方“考察”后做的决定。原来,赫赫的爸爸在上海金山区金山卫镇工作,妈妈在金山区廊下镇工作,两人工作都很忙,过去赫赫由奶奶和外婆轮流照顾,1岁多的时候,徐亚琳就发现因双方老人的方言差异,造成了孩子语言秩序混乱,不爱开口讲话。当时她就决定尽早送娃入托,帮孩子找到更好的语言环境。
徐亚琳先后考察了廊下、广陈、新仓等地的托育机构,“因为孩子内向,我比较看重班级的师生比例,此外户外活动品质也是我选择的重要依据。”徐亚琳说,通过横向对比,平湖的托育环境更符合他们一家的需求。去年,徐亚琳就“相中”了新仓镇安桥社区托育服务中心,但当时孩子未满2周岁,不符合入托标准。而今年广陈镇中心幼儿园的“托大班”开到了广前路上的中心园内,徐亚琳接送孩子变得更为方便,于是她便选择了这里。
“不到两周,孩子已经开始主动和保安叔叔、值班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这是最让我欣慰的事。”徐亚琳说,看着孩子的进步,每天廊下与广陈之间的往返让她觉得很值得。
在赫赫的班主任陆慧看来,进步其实发生在每一名小朋友身上:一鸣已经能坚持一下午不包尿不湿了、乐一能自己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托班与幼儿园不同的是,我们会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陪着他们慢慢探索一些生活技能。”陆慧说,通过更近的距离、情景化的互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促进其认知、行为、语言、社交及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孩子喜爱、家长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在广陈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姚春花看来,上海宝宝在平湖入托不会是个例,幼儿园正通过扩大优质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水平等方式打造高品质托育服务,让更多跨省安家、跨城育儿的家庭感受高品质的托育服务,让“生态浸润、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照入更多幼儿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