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让国学“活”起来

林埭以文化IP重塑乡村新风貌

■记 者 戴 琰

通讯员 纪亚千

本报讯 “请学子整衣冠,跨状元门!”‌近日,林埭镇保丰村文化礼堂内古韵悠长,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在此举行。头戴状元帽、身着汉服的孩子们,在礼官引导下依次跨过仿古“状元门”,随后通过洗手净心、朱砂点额启智,再以补全汉字、接力成语、拼组经典诗句等环节,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清脆的童声伴着《弟子规》诵读声回荡全场。这场包含六重传统礼仪的开学典礼,让“浙风十礼”悄然浸润童心,也为孩子们开启了从“启智”到“明礼”的成长之旅。

保丰村的文化底气,源于其千年历史积淀的深厚根基。作为典型的平原水乡,这里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孕育了绵延千年的农耕文明,“保丰”之名便承载着村民“年年保丰收”的质朴祈愿。明代隐士王路、王端兄弟曾隐居村内“菜圩”,文人墨客接踵而至,进一步沉淀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为如今打造特色国学IP筑牢了根基。

依托这份文化底蕴,近年来保丰村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积极为传统注入新内涵,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自2016年保丰学塾成立以来,该村便以国学教育为核心,精心培育乡村文化新苗。学塾开设的“亲子国学共修”活动,9年间已形成稳定生源与成熟运行模式:每周日的课堂上,孩子们与家长一同诵读经典国学、学习剪纸与香囊制作等非遗手作、体验二十四节气文化。从一年级就加入学塾的易宇浩如今已上初二,他表示国学知识让自己学会与人相处,养成了自律专注的好习惯。

为让国学文化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保丰村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国韵书香”读书会定期邀请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交流经典阅读感悟;“非遗手工艺市集”将传统手工艺展示与销售相结合,让群众在选购手工艺品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村里还建设了现代化农家书屋、引入数字阅读设备,并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让“耕读”精神中的“书香”发出契合时代脉搏的新声。

在丰富的国学文化资源基础上,保丰村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创新推出“国学研学路线”。游客可以在春耕秋收的劳作中,体悟《诗经》里描绘的农事场景;也能在红色展馆内,通过解读《孟子》中的家国情怀,深刻理解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自研学路线推出后,直接带动周边餐饮和景区等产业发展,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大家纷纷感慨:“老祖宗留下的国学文化,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经’。”

从林埭镇整体发展布局来看,保丰村的国学IP打造正是全镇文化建设拼图中的关键一块。近年来,该镇始终积极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棒球赛事、音乐小镇、艺术展中心等项目已成为亮眼名片。“将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既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又能实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林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09-12 林埭以文化IP重塑乡村新风貌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76279.html 1 3 让国学“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