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手写感谢信从安徽阜阳跨越600公里寄至平湖。写信人是安徽省界首市任寨乡的村民王顺,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当湖派出所和通界村耐心劝导其哥哥王境(化名),促成他们一家团聚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当湖干部真挚的认可和感激。
八年寻亲,家人殷切牵挂
1987年出生的王境因创业失败而离家出走,这一走就是八年杳无音讯。远在安徽的父母,自儿子离家后,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母亲因思念成疾多次病倒,父亲揣着儿子的照片多地寻找,当地派出所也因线索匮乏始终未能寻获。不久前,王顺偶然得知哥哥可能流浪至嘉兴平湖,连夜陪父母赶到平湖,想要接哥哥回家。尽管家人苦劝了三四天,但心结未解的王境始终不肯回家。无奈之下,王顺和父母只好先回了家乡。
多方联动,耐心打开心结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通界村干部巡查时,在辖区桥洞下发现一名男子栖身于此,环境简陋且私拉电线,存在安全隐患。通界村立即向当湖街道汇报,街道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协调联络,确认此人正是离家8年的王境。民警和村干部联系上其家人了解基本情况,并组成帮扶小组十几次上门与王境沟通。起初王境对沟通十分抵触,民警和村干部锲而不舍地走访,耐心地沟通,逐渐敲开了他的心门,他终于愿意回家。
两度相送,促成一家团聚
5月15日,当湖派出所和通界村安排专人护送王境踏上返乡路。不料仅过了两天,王境再次出现在通界新村的桥洞下。原来,他是舍不得这些陪他流浪的旧物。5月20日,民警、辅警和村干部再次护送王境回家,并将其桥洞下的旧三轮车、工具等“家当”全部运回其老家。“这些旧物是他的念想。”民警、村干部的负责和细致,让其家人感动不已。
如今,在家人陪伴下,王境逐渐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这场跨越8年的重逢,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当湖街道以精细化服务诠释“民生无小事”的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