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近日,位于明湖公园花溪路东侧的沿边绿道上,新增了16套太阳能智能充电椅;而为满足更多带娃家庭绿色出行的需求,我市近期还新增投放了300辆亲子公共自行车。
此次推出的太阳能智能充电椅不仅可以供游客和市民休息,还通过太阳能板、能防水的USB充电口等,解决了市民出门在外手机充电难问题;而新增的亲子公共自行车,通过配备结构坚固的儿童专属座椅、固定安全带和360度全包围防护栏,可满足25公斤以下儿童乘坐需求,解决了亲子家庭出行痛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身边看似琐碎平常的“小事”“微事”,往往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像太阳能智能充电椅、亲子公共自行车这样的公共设施的推出和升级,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提升了市民的生活便利度,能让市民与游客感受到一座城市无“微”不至的温情,更体现了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初心。
办好“微实事”,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各地从百姓视角出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每一件“民生小事”的背后都是群众心声。只有真正到群众中去,才能知道群众需要什么。作为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扎根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满足群众所需,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
办好“微实事”,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民生问题得到持续有效解决。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各地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考核,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强大合力。这方面,当湖街道的做法值得借鉴。近年来,该街道聚焦民生“小切口”,将项目规模小、资金需求小、涉及点位小,群众急迫需要办理的事项纳入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建立健全“‘分级分层’‘三项议事’‘立办立结’和‘两督两评’”等“四项机制”,助推了如体育设施增设、小区停车位补给等一批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办好“微实事”,还需要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此次推出的太阳能智能充电椅就是一例。太阳能智能充电椅不仅可充电,还可以播放音乐。从“能坐”到“好用”,小小公共座椅的贴心设计,给市民带来了超预期的体验和享受,彰显了民生服务的温度。希望未来能够借鉴这种智慧化的方式,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民生“微实事”,连接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检验着社会治理的成效。从群众心心念念的“微”处着手,把每一件民生“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人民群众才能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