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澄蓉
本报讯 暑期过半,今年市传媒中心和市慈善总会继续联合推出“益起来助学”记者行动,几名学子的故事刊发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不少新老朋友致电我们,想为助学出一份力。
首个接过爱心接力棒的是平湖市当湖街道福华粮油商行的负责人吕晨。上周末,他看到了关于几名学子努力求学的报道,其中不少细节让他备受感动。比如与妹妹共用一张旧课桌却考出632分高分的周同学、为了让病中的妈妈高兴而努力学习的张同学、从未补过课却拥有满墙奖状的翁同学等。“我的孩子今年下半年也将步入大学生活,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家投入了不少物力和精力,而相比之下,这些‘卷自己’的孩子更让人感动和佩服。”吕晨说,他将相关报道转发给了儿子,希望能让儿子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求学。同时,他也深知等待助学消息的学子父母内心的焦急和期待。同样作为家长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于是,吕晨跟儿子决定结对一名学子,并将“帮助谁”的决定权交给栏目。“粮油行业与民生息息相关,做这行的人也格外关注民生冷暖。”吕晨说,他有每个月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的习惯,而参加“益起来助学”,帮助一下身边有困难的孩子,让他觉得更有价值。
如果说福华粮油商行是“新朋友”,那陈女士则是“益起来助学”助学栏目的老朋友了。此前,陈女士曾以夫妻俩的名义,结对帮助过一名品学兼优的女孩子,使她更了解这些孩子求学的不易。今年,陈女士决定继续助学。“一家人的能量也许不大,但我们希望尽量多帮助一个孩子,这些‘举手之劳’,可能会成为孩子们求学路上的一束光。”陈女士说,她还在发动身边人关注助学栏目,一起来助学。
除了表达结对意愿的2名热心市民外,最近还有不少市民通过“平湖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的线上捐赠渠道参与助学行动。少则20元、50元,多则500元、1000元,数额大小不一的多笔捐款,是爱心市民对这些孩子的关心与支持。“一笔捐款虽微不足道,但能帮助这些孩子度过暂时的困难。”网友“大道”通过线上捐赠渠道捐助了1000元助学款,他说自己无需感谢,助学如铺路,如果学子们有心,学有所成那天,希望他们能够传递爱心,也为别人“铺一段路”。
目前,2025年“益起来助学”记者行动还在进行中。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爱心和期许,欢迎致电本报爱心热线:0573-85858110。爱心不分大小,想为困难学子表达一份支持的市民,也可以关注“平湖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点击导航栏“我要捐款”进行捐款(金额不限),请在“留言”栏备注“2025年益起来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