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荣怡婷 通讯员 马利益
本报讯 蝉鸣声声,奏响了夏日的乐章。这个暑假,一群银龄学子正将课堂所学化为基层志愿服务实践,用热情与智慧为居民群众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暑期乐园。
傍晚六时半,传朴堂艺术培训中心的书法教室内,“青年夜校”书法公益班正沉浸在一片宁静的墨香之中。15名学员专注地练习中锋用笔,在“按、起、按、收……”的节奏中感受书法的韵律。指导教师王永初缓步穿行其间,时而俯身示范,时而轻声点拨。
这已是王永初辅导的第五个书法公益班。从梅兰苑社区的退休老人,到新埭成校的乡村学员,再到如今“青年夜校”的上班族,王永初的教学热情始终如一,用他的话来说“能让更多人拿起笔,感受书法的魅力,就是最大的欣慰”。
王永初与书法的结缘始于2017年,退休后,选择在老年大学继续深造。多年的学习让王永初的书法技艺取得了显著进步,2021年,作为社区楼道长的他,精心策划了“书画中的党史”特色楼道项目,打造出了一条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艺术长廊。该项目不仅荣获梅兰苑社区特色楼道建设一等奖,更成为邻里交流的文化纽带。“只要我有能力和精力,我都愿意参与其中。”虽已步入银龄,但王永初依然心系公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年逾古稀的方玉珍、莫锦胜夫妇,连续三年为社区儿童教授葫芦丝;越剧爱好者徐服英将所学所得融入少儿教学,以艺术滋养乡村文化土壤……这个夏天,平湖的每个角落都在见证银龄学子们的动人故事,他们用行动生动诠释着“老有所为”的深意,让“银龄风采”成为城市最动人的风景。